卡车四轮腾空之后 理想道歉了 安全营销的边界在哪
*
砰——
2.6吨的纯电SUV。撞向8吨重卡。
卡车瞬间腾空。货箱撕裂。驾驶舱如纸鸢般飘落。
而理想i9的乘员舱。完整。气囊全开。
发布会现场的掌声还没消散。舆论的风暴已席卷整个汽车圈。
*
东风柳汽的直播间炸了。
“脆皮卡车”“一觉睡醒天塌了”。弹幕淹没了屏幕。卡车司机们愤怒叩问:凭什么让我们的伙伴背上“不堪一击”的污名?
7月31日。东风柳汽的声明像一记重锤:测试场景与实际严重脱节。保留追责权利。8月1日。东风集团下场声援。央企的维权。罕见。且强硬。
*
理想的第一轮回应。轻飘飘。
“移动壁障车”“随机采购二手车”。中国汽研背书“非标准车对车测试”。
就是不道歉。
产品负责人张骁的微博还在燃烧:“不服?直播复测!”东风员工反呛:“买i8。撞给你看。”百万级成本的公开对赌。一触即发。
直到工信部约谈的风声传出。僵局骤变。
*
8月6日。三方联合声明终于落地。
理想低头:“对乘龙品牌形象造成损害。诚挚道歉。”
中国汽研认错:“未阐明卡车仅作移动壁障车。”
东风柳汽收刀:“抵制不正当竞争。”体面退场。
可网友点开理想官微。那条“卡车飞天”的视频。依然高挂首页。张骁叫阵的微博。也未被删除。
道歉。但未悔改?
*
物理定律成了最大输家。
“现实中。家用车撞重卡。小汽车没赢过。”经济日报的评论一针见血。卡车工程师更困惑:平头卡车的驾驶室锁扣需手动解三道。对撞中同时失效?概率堪比彩票中奖。
测试真相逐渐浮出:
卡车实为空载二手车。实际路况载重30吨
相对速度100km/h的“障眼法”:i8时速60km/h。卡车时速40km/h
车身经改装伪装。车况不明
当科学被剪辑成魔术。安全便成了危险的代名词。
*
这场闹剧。揭开了新能源内卷的疮疤。
“车企发现常规宣传无效。就开始制造非常规实验。”有行业观察者叹息。从“500万内最好SUV”到“撞飞卡车”。营销的肾上腺素。正在淹没对安全的敬畏。
更痛的。是第三方机构的公信力折损。中国汽研的声明中。卡车锁扣检测记录、碰撞传感器数据集体缺席。“科学、中立”的招牌。蒙上尘垢。
*
和解声明末尾藏着行业自救的密码:
“杜绝贬损性对比。聚焦核心技术突破。”
安全营销的边界。从来清晰——
真实路况。比实验室的戏剧更重要。
透明数据。比视觉冲击更有力。
尊重对手。就是尊重用户的智商。
*
卡车的轮胎终于落地。
但信任的裂痕。需要多少公里才能修补?
展厅里。碰撞视频仍在循环播放。
驻足的人。眼神里多了审视。
下一次。当车企高喊“颠覆物理”时——
请记住:公路没有剪辑键。生命拒绝成为特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