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那可真是神仙打架,一天一个样。
今天咱们来聊个有意思的话题,有个新品牌叫“远航”,推出了一款叫H9的大块头SUV,车长超过5米2,起步续航就给到650公里,价格嘛,40万出头。
这事儿就新鲜了,搁在几年前,这种尺寸的大家伙,没个七八十万根本想都别想。
很多人心里肯定犯嘀咕:这远航汽车是何方神圣?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牌子,上来就敢造这么大、这么高端的车,它的产品力到底行不行?
这价格是真香还是个坑?
这艘名叫“远航H9”的大船,真的能在中国这片红海里扬帆起航吗?
咱们老百姓看车,第一眼就是看个头和样子。
这台远航H9,首先在个头上就绝对能唬住人。
它的长宽高数据是5220/2015/1760毫米,轴距达到了3125毫米。
这是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它比路上常见的宝马X5、奔驰GLE还要大上一圈,甚至跟一些全尺寸的MPV都能掰掰手腕了。
这么大的车身往那一停,气场是绝对足的,给人一种“陆地游艇”的感觉。
外观设计上,它走的是现在纯电车最流行的简约科技风。
车头没有传统的进气格栅,一张“未来脸”显得很干净。
大灯是分体式的,上面是一条贯穿式的“眯眯眼”日行灯,据说颜色还挺特别,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下面才是真正的大灯组。
这种设计现在很常见,好处是让车头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车身侧面线条非常平直、简洁,尤其是车顶,几乎是一条直线拉到车尾,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车内的头部空间,对于一台主打空间的大家伙来说,这是非常务实的做法。
而且,它还用上了双层隔音隐私玻璃,这可是个实打实的豪华配置,能让车里变得更安静,也保护了后排乘客的隐私,看得出它在营造高级感上是下了功夫的。
车尾的设计和车头呼应,也是贯穿式的尾灯,两边还有个“展翅”的造型,晚上亮起来应该挺好看的。
总的来说,这台车的外观就是冲着“大”和“气派”去的,设计上虽然没有太多惊世骇俗的地方,但胜在稳重耐看,符合它D级SUV的定位。
拉开车门坐进去,这台远航H9的内饰给人的第一感觉也是想努力营造豪华氛围。
车内用了两种颜色的皮革拼接,摸得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软的,这种用料在40万级别的车里算是比较有诚意的。
中控台的设计思路和外观一样,也是以平直的线条为主,追求一种简约开阔的视觉效果。
不过,全车最引人注目的,还得是中控那块竖着放的17.38英寸大屏幕。
这块屏幕尺寸确实巨大,科技感是拉满了,但问题也来了。
竖向的屏幕在刷短视频或者看导航地图的全览模式时可能很爽,但在开车的时候,我们的视线是横向移动的,一个竖着的大长条屏幕,想看下面的内容,眼睛就得往下瞟很多,这在驾驶过程中会不会分散注意力,安不安全?
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很多用过类似设计的车主都反映不太习惯。
方向盘是双辐的,造型比较复古,操作起来倒是没什么难度。
当然,对于买这种尺寸SUV的家庭来说,空间和舒适性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点,远航H9可以说是把能给的都给到位了。
它的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老板座”,不仅支持电动调节靠背和前后移动,甚至还配了电动腿托,往上一躺,长途旅行的疲劳感能缓解不少。
而且因为车宽,第二排中间的过道也足够宽敞,进出第三排很方便。
更让人惊喜的是,连第三排座椅都给配了电动调节功能,这在同级别车型里可是相当罕见的。
再加上前两排座椅的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一应俱全,可以说,在乘坐舒适性这件事上,远航H9是拿出了“移动豪华休息室”的架势,完全对得起它的售价。
看完了面子和里子,咱们再聊聊核心的“三大件”——动力和续航。
这台远航H9全系标配了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动力表现非常强悍。
它分了高低功率两个版本,即便是入门版,总功率也达到了500千瓦,总扭矩745牛·米;高功率版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20千瓦和850牛·米。
这些数据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打个比方,这相当于把两台高性能燃油车的发动机塞进了一台车里,所以别看它是个两吨多重的大块头,真要踩下电门,那提速绝对是猛兽级别的,能给你很强的推背感。
而在大家最关心的续航方面,远航H9同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它的入门版车型,CLTC纯电续航里程就有650公里,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纯电车,足以应对一周的城市通勤和周末的短途出游,基本告别了续航焦虑。
而中高配车型的续航更是达到了夸张的840公里和950公里,这个水平意味着,在理想状况下,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甚至可能都不需要补电。
这种超长续航能力,无疑是它最大的卖点之一,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品牌在电池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说了这么多优点,这台车是不是就完美无缺,可以闭眼买了呢?
事情没那么简单。
咱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远航汽车,到底是谁?
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但如果提起它背后的母公司——大运集团,可能一些朋友就有印象了,尤其是80后、95前的朋友,小时候电视里“风驰电掣,大运摩托”的广告词可是相当洗脑。
没错,远航汽车就是这个以造摩托车和重型卡车闻名的“大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
问题就出在这里。
造摩托车和卡车很厉害,不代表造家用车就一定行。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积累、品牌营销和服务体系。
这就好比一个顶级的牛排大厨,突然宣布要开一家甜品店,虽然都是做吃的,但从食材到工艺再到顾客口味,完全是两码事。
消费者在选择一个40多万的家用大件时,心里会有一杆秤。
他们不仅看产品本身,更看重品牌。
这个品牌可靠吗?
它的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广不广?
几年后的保值率怎么样?
万一品牌经营不善,我的车坏了找谁修?
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如今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蔚小理”、比亚迪、华为问界这些头部品牌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品牌护城河和用户口碑。
远航作为一个“插班生”,虽然拿出的第一份作业——远航H9,在产品力上可圈可点,甚至在某些方面(如空间、续航)做到了“学霸”级别,但它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几乎为零。
这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车是好车,但敢不敢买,成了消费者心中最大的疑问。
所以,远航H9要想真正“扬帆起航”,光靠产品力强大还远远不够,如何快速建立品牌信任,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才是它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