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X3和星愿选车故事:一场8万预算的现实对话
前几天在小区门口碰到隔壁王姐,拎着咖啡跟我吐槽,说她闺蜜刚换了辆新电车,本来打算买吉利星愿,结果试驾完风云X3就不回头了。说实话,这两款纯电车价格差得也没多少,但体验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早高峰那会儿,城市里堵得要命。我自己以前开过没有隔音玻璃的小型电动车,那叫一个吵——电话会议都能被外面喇叭声盖过去。王姐她闺蜜也是这遭遇,说星愿的前排玻璃还是普通的,不隔音。后来换了风云X3,每天通勤安静不少,群里有个哥们还说这配置是“家用福音”,听起来夸张,其实真有点道理。
其实除了安静这一点,我觉得屏幕大小和空调也挺影响用车心情。有次我坐朋友的星愿,他手动调空调,一边看导航一边摸按钮,那操作让我替他捏把汗。而风云X3那个15.6寸大屏,还有自动空调,用起来顺手多了。我去年夏天去南京出差,在40度高温下坐了一下午,妆面一点没花——自动空调确实管用。
空间方面,有一次我们几个邻居聚餐后顺路拼车回家,我坐在星愿后排,中间位置腿贴腿,人多就很挤,而且座椅不能放平想躺一下根本不行。这事儿微信群里大家都聊过,说这种紧凑型设计适合单人代步,不太适合多人出行。而风云X3轴距长了一截、二排座椅还能全放平,上次王姐带孩子出去玩,两个人直接躺倒休息,小孩还拿双色外观当背景拍照发朋友圈——那种移动会客厅感觉,是小巧圆润造型给不了的。
说到冷门配置,有个维修师傅提过:风云X3尾门侧开能当临时座椅,这功能以前只在越野老款上见过,现在居然成标配。他还补充一句,“6扬声器听爵士乐,比四扬声器嗨多啦。”虽然听起来像广告词,但实际效果真不错,下班后约闺蜜喝茶直接搬进车里,也算一种生活方式吧。
户外露营最近特别火,我们楼下年轻人周末总往郊区跑。有人吐槽吉利星愿装不了太多东西,只能精简装备。但看见风云X3顶上的行李架,大伙儿都眼馋,说帐篷、折叠桌随便堆。不光是空间问题,通过性也是硬指标。有位老司机自测了一下离地间隙和轮胎尺寸:“200mm底盘加R18胎子就是稳。”相比之下,177mm底盘加R16轮胎爬坡能力明显弱些,上次雨后泥地停车,就有群友抱怨动力不够劲,被困半小时才出来。
还有件事挺少人注意,就是户外供电。有一年我们公司团建烧烤,用的是普通车型自带的小功率外放电,只够煮壶水。但据销售顺嘴一提,“6KW大功率可以搞火锅、咖啡机全套。”实际试下来确实靠谱,再也不用担心插线板烧坏或者跳闸尴尬场面发生。这种细节配置,经常被忽略,却决定关键时刻舒适感有没有保障。
安全方面,小区技师聊起材料时候总喜欢科普:“铝合金比钢板轻又结实,”尤其A柱B柱加强筋那些地方。据他说侧碰防护提升不少,还专门举例让妈妈敢放心让娃独自坐后排。当然终身质保这些承诺到底靠不靠谱,他老人家总爱打趣“你信它一辈子,它陪你走十年八年。”
养护方面倒是有段插曲:之前有人误传方盒造型难洗难修,其实维修师傅亲测下来并没有什么特殊麻烦,就是洗的时候角落积灰要仔细点。另外电子儿童锁和数显胎压监测这些功能,据说直击女性痛点,在群里经常讨论谁家的气压报警最灵敏(有人甚至怀疑是假报警)。
最后讲个二手市场的小八卦吧。今年春天我表弟卖掉旧代步买新方盒子,据他说同价位车型转手价相差近五千块,因为方盒造型更受欢迎一些。他朋友圈发图以后,还收到好几个私信问怎么买才能抢到双色版本,可见现在社交属性已经成了购车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不再只是工具那么简单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采集于业主微信群、技师闲谈及销售介绍,如有误请自行甄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