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淮高铁要来了!350公里时速,惠及962万人,皖豫两地都盼着

2025 年 7 月,安徽发改委一纸支持文件,让商淮城际铁路再次成为焦点。这条连接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的高铁,不只是两条铁轨的事儿,背后藏着皖豫两省的发展算盘,更关系到中原与长三角之间的通道格局。

商淮高铁要来了!350公里时速,惠及962万人,皖豫两地都盼着-有驾

先说说这条铁路的 "出身"。它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最早叫 "永淮城际",后来升级成 "商淮高铁",全长约 40.7 公里,几乎全是桥梁,占比高达 95%。现在不仅被写进安徽的 "十四五" 规划,还在争取挤进国家 "十五五" 铁路网规划。从 2019 年商丘开始研究规划,到 2024 年完成土地调整,再到现在安徽推进前期研究,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商淮高铁要来了!350公里时速,惠及962万人,皖豫两地都盼着-有驾

为啥安徽和河南都这么上心?看看各自的需求就明白了。安徽这边,皖北的高铁密度只有皖南的三分之一,就像一只翅膀硬一只翅膀软,想飞也飞不高。商淮高铁能补上这个短板,给皖北打开西向的通道。河南那边,商丘正憋着劲儿打造 "双十字枢纽",一条京雄商高铁已经在路上,再加上这条商淮城际,就能分流郑徐高铁的压力 —— 要知道,郑徐高铁早就满负荷运转了,就像堵车的马路,急需另开一条道。

商淮高铁要来了!350公里时速,惠及962万人,皖豫两地都盼着-有驾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没争议。商丘东站的枢纽地位一提升,旁边的亳州就有点犯愁了 —— 原来规划的郑亳高铁,说不定会搁置。就像一桌菜,这边多夹了一筷子,那边可能就少了一口。

再看看具体的线路设计,里面藏着不少巧思。全线设三个站:永城站是新修的,夏邑南站和虞城站则是在既有基础上改造。别小看这几个站,光夏邑县就有 87 万人,以前坐高铁得绕路,现在家门口就能上车。线路一头接商丘东站,另一头连淮北西站,还特意预留了接口,将来能和淮宿蚌城际铁路无缝对接。

这对接的好处可不小。淮北往西去郑州、北京,时间能缩短 30%。想想看,以前坐火车晃悠四五个小时,以后两个多小时就到了,省下的时间能多干多少事?对永城来说,更是解决了大问题 —— 原来的永城北站离市区太远,老百姓都说 "到了北站,还得再坐半小时车才到家",新站建起来,这个麻烦就没了。

客流方面,专家测算,这条线近期每天能分流 24 对南京方向的列车,远期能到 32 对。这意味着什么?徐州东站的压力能大大缓解。要知道,徐州东站作为京沪和郑徐的交汇点,高峰期就像早晚高峰的地铁站,挤得转不开身。

更重要的是,这条 40 多公里的铁路,能覆盖 962 万人。永城的 125 万加上夏邑的 87 万,再辐射周边地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全被拉进了高铁网。人流活了,产业也能跟着动起来。而且它还能和商丘机场(2027 年通航)、沱浍河航运(2025 年通航)接上,形成 "空铁水" 一体的运输网。以后货物运输,想走哪种方式就走哪种,方便得很。

有人可能会问,这条线不长,为啥这么重要?因为它串起了几条大动脉。从郑州经淮北到蚌埠,再往南京去,比原来走郑亳通道更近,性价比更高。就像搭积木,多了这一块,整个结构就更稳、更灵活。

当然,好事多磨,这条铁路还面临不少挑战。得拿到国家的 "准生证",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 "十五五" 建设规划才行。钱的问题也得商量,总投资约 60 亿元,安徽主导,河南也要在土地和枢纽建设上出力气。

时间表倒是挺清晰:2026 年京雄商高铁商丘段完工,2027 年商丘机场通航,而商淮高铁最好能在 2030 年前开工,赶上 "十五五" 的窗口期。一步赶不上,可能就步步赶不上。

说到底,商淮高铁不只是一条路,它是中原和长三角之间 "通道经济" 的一块关键拼图。商丘能不能从一个普通的节点城市,变成真正的 "流量枢纽",这条铁路很关键。安徽和河南要是能攥紧拳头一起干,避免像郑亳高铁那样被搁置,受益的可不止沿线的老百姓。

交通这事儿,从来都是建一条线,活一片区。商淮高铁就像一根纽带,一头连着中原的广阔腹地,一头牵着长三角的繁华经济,中间串起的是 962 万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等着它早日开工,让回家的路更近,让发展的步子更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