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款买车坑更多?加价2万的猫腻,避坑必看!
不少人觉得全款买车踏实,不用付贷款手续费,还能少看销售脸色,可实际购车时却发现,要么被要求加2万“装潢费”才能提车,要么说“全款没优惠,贷款才给让利”,明明是真金白银付钱,反而比贷款买车多花冤枉钱!更气人的是,有些销售还会说“这是行业规矩”,让你以为只能认栽。其实早在2017年,国家就出台了明确政策禁止这些乱象,而且近年还有不少4S店因为加价被重罚。
1. 官方早有铁规:加价售车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很多人不知道,4S店要求“加价提车”“全款加钱”,本质上就是违法的!2017年4月5日商务部发布《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7年第1号),自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第十条明确规定:经销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
也就是说,汽车的销售价格必须明码标价,不管是“加急提车费”“资源占用费”,还是捆绑的装潢、服务,只要没提前公示并写入合同,强制收取就是违法。而且第十四条还补充规定,经销商不能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代办登记等服务,全款还是贷款,消费者有绝对选择权。2024年3月,海口中升雷克萨斯就因为要求消费者额外支付10万元“增值服务费”才能提车,被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5万元,还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公示三年 ,这就是典型的违法代价。
2. 猫腻藏不住:“装潢包”“加急费”都是加价借口
全款买车最常见的坑,就是销售把“加价”包装成各种看似合理的费用,让你不得不交。车质网2024年四季度投诉报告显示,销售欺诈类投诉环比翻倍增长,其中“强制加价”“捆绑装潢”占了大头,不少全款车主都遭遇过“不加钱就不提车”的胁迫 。
这些加价猫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裸车价低,强制装潢”,比如告诉你裸车15万,但必须加2万买“原厂车膜、脚垫、行车记录仪”,不然不给订车,可这些装潢实际成本可能才几千块;另一种是“紧俏车型加价”,比如热门新能源车型、刚上市的新车,销售会说“全款提车要加1.5万加急费,贷款就能免”。2024年9月就有奇瑞艾瑞泽8车主投诉,因为贷款没批改全款,被经销商强制加价9000元,还威胁“不加价就不退定金” ,这些操作全是违反《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
3. 不止加价:全款还可能遭遇“优惠歧视”
除了明着加价,全款车主还容易遇到“隐形歧视”——同样一款车,贷款能享3000元现金优惠,全款就说“没政策”,甚至有些4S店会把全款车的提车时间故意延后,逼你转贷款。这种“区别对待”看似是销售策略,其实也触碰了政策红线。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要求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款和贷款购车本应享有同等优惠待遇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核心是贷款购车能给4S店带来金融返利、保险佣金等额外收入,而全款购车利润单薄,有些经销商就通过“优惠歧视”倒逼消费者选贷款。但你要知道,这种“捆绑销售”“区别对待”都是政策不允许的,只要你坚持全款,就有权利享受正常优惠。
4. 避坑指南:按官方规则来,不吃亏
想要全款买车不被坑,记住这4个实用技巧,全是基于官方政策的自保方法:
- 先看明码标价:进店先看经营场所公示的价格表,包括裸车价、各项服务费,没公示的费用可以直接拒绝;
- 合同写清楚:签订购车合同时,必须注明“无额外加价”“无强制装潢/保险”,提车时间、优惠金额也要明确,避免口头承诺;
- 保留所有证据:沟通时的聊天记录、录音,缴费后的发票、收据都要保存好,一旦遇到加价,这些都是维权关键;
- 果断投诉维权:如果4S店坚持加价或强制消费,直接拨打12315投诉,或向当地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像海口雷克萨斯那样的案例,就是通过投诉维权成功的。
其实全款买车本应是省心又省钱的选择,之所以出现“坑更多”的情况,都是部分经销商钻了消费者不懂政策的空子。只要你牢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红线,看清加价猫腻,坚持维护自身权益,就能避免花冤枉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