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旧电动车去哪了,二手市场流转,电池处理有风险

说起回收的旧电动车都去哪了,其实这里头的水可深着呢。按咱们老百姓的想法,觉得这车骑废了,扔给回收的,顶多能换点矿泉水钱,剩下就随便处理呗,反正也不能骑了。可真不是那么回事,真正内行的一聊,你就得琢磨了,这破旧电动车竟然能搞出这么多名堂,门路要比你想象的广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区门口一天到晚都有收废品的师傅,上面永远堆着几辆掉了漆的电动车。你以为他们捡瓶子顺便收辆车?其实人家早看准了这里头的猫腻。电动车这玩意,比那种破电视、旧空调值钱多了,只要你不仔细琢磨,想不到他们怎么能从里头榨出油水。别看表面上破烂不堪,有的人三下五除二一修一拼,立马又能冒充八成新,放在集市上一卖,专捡咱们这些心疼钱的老百姓。

最容易出手的就是农村市场。你看看农村赶集,小摊子上不少二手电动车,价格比新车便宜一半还多,外观看着还行。那些车多半就是回收来的。交到手上一开还能跑不少路,买家还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可其实,有的电池早老化了,零件组合凑来的,万一爆胎或刹车失灵,出事了谁负责?电动车这种东西,零件好坏直接关系着骑行安全,所以当真的用前有人不检查,出了事只能自己认栽。

说到电动车零件,这里面的生意经可多了。比如说,电池就最值钱。回收师傅老王跟我唠过,他们收一辆车,最关心的就是电池还能不能用,能用就转手单卖,或者剥下来给别的车换上去。你知道电池有多紧俏吗?很多修理店主抓到一块能用的电池都偷着乐。不能用的,就拆啦,把里面的金属回收,铅酸的、锂电的都不扔,按照现在的价格,这些倒卖可赚一手。不过,这里面也有个风险——环保查得紧,要是正经渠道人家不给高价,小作坊顶风作案捞钱,也更愿意铤而走险处理这些废电池。

零零碎碎那些杂件,比如车把、倒车镜、灯、喇叭这些,有时候你觉得是破烂,在二手店里人家连清洁带修补,换个新壳装上新车,顿时变身高档货。这就是为啥二手市场永远不缺配件货源。不夸张地说,有时候一辆车,被拆得只剩一个赤条条的铁架子,其他零件都能“嫁接”到别的车上继续用。

你如果觉得这些车只是在国内流通就错了,真正赚钱的生意其实在国外。很多人不信,说一辆连国内都没人要的破车,国外怎么还抢着要?其实,你要知道,东南亚、非洲那些地方,新电动车天价,买不起的人太多了,能骑的二手货反倒成了香饽饽。于是那些真正内行的回收公司,专门有人倒腾收破车,修一修集体出口,一大批车就发往国外。他们那儿路况比咱还惨,老百姓能骑就行,哪管你电池是不是拼装,壳子是不是贴了新膜。利润翻着滚,有人还专门收手机、电脑发非洲呢,这一波操作简直是回收界的“出口创汇”。

有“灰色产业”,当然也少不了几个黑心商。比如,有些人把坏电池翻新换壳,贴个新标当全新卖——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价格还卖得不便宜,结果骑两天就掉链子。还有更缺德的,收来的车本身就是偷来的,稍微改个外形、换个车架号,都敢公开卖。警察查过好几回,每次都能抓个十几辆赃车,但没根除。正道生意和歪门邪道搅在一起,让人真假难辨,买二手电动车的消费者成了冤大头。

其实,有些行家落脚在维修店,前店卖车,后院泡水,专门搞这种“洗白”生意。买家大多不懂,觉得便宜就好。买回去骑两个月坏了,还来找人理论,根本没人管你。这样流通下去,旧车仿佛永远有下家似的,零件都能二次三次循环,甚至一块电池换了五辆不同的车。

回收旧电动车去哪了,二手市场流转,电池处理有风险-有驾
回收旧电动车去哪了,二手市场流转,电池处理有风险-有驾

更别说还有厂家直接参与这摊事。有些品牌合作回收公司搞所谓“以旧换新”,其实回收来的二手车,有修有坏,好的修一修又进货架卖新手,不能用的暴力拆零件。回收站、修理铺、二手车贩子,形成了现实中的“破车利益链”。这链条上每个环节都在想法赚钱,不仅让资源能充分利用,也滋生出许多灰色地带。

说到这,别以为回收旧电动车全是坏处,某些方面对社会和环境还是有好处的。比如零件再利用减少了新资源消耗,针对电池的科学回收也能减轻环境污染。但是,只要有不规范操作,有套利漏洞,就给了一些人见缝插针的机会。尤其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监管松,黑作坊兴起,更难防黑心货流入市场。

其实,我觉得最让人气愤的,是有些回收的小作坊根本不管环保,随意拆电池、倒废液。有的电池里头残留的化学品,处理不好极容易污染土地和水源,这些成本都甩给了老百姓,有多少人知道?表面上看资源循环利用,实际上背后有污染隐患,这就是没有监管的结果。尤其那些跑路老板,今天还在这儿收车,明天污染留给社会。

回收旧电动车去哪了,二手市场流转,电池处理有风险-有驾
回收旧电动车去哪了,二手市场流转,电池处理有风险-有驾

总的来看,破旧电动车回收其实是极大的市场,涉及到车型、配件、电池处理、再销售等多条利益链。大部分人收车的初衷不过是换点小钱,谁想到一辆不起眼的破车,能被拆成十几份卖出去?作为消费者,买二手车肯定图便宜,那也不能光看外表。哪怕价格比新车便宜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也要盯着电池、刹车这些关键部位,尽量找有正规牌照的商家买。小作坊看似便宜,但换来的是后患无穷,安全隐患大,吃亏的还是自己。

自我总结一下,现在的二手电动车回收其实是条灰色产业链,各种猫腻也不少。从正规厂家的回收换新,到民间小作坊偷偷赚快钱,再到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和这行相关。回收本来是好事,但有人钻空子搞投机套路就不地道了。有需求的时候,哪怕买二手也得擦亮眼睛,防止买到拼装货、偷车货和劣质翻新货。国家监管也要跟上,不然不良商贩只会越来越猖狂。

最后提醒一句,旧车处理的时候,别只贪图一点小钱,能找大品牌、正规平台回收就这么办,别让自己的“废车”最后成了别人骗钱的工具。如果真要买二手车,不光要问清楚来路,更要试车检查,关键部件亲自验一遍。别到最后,以为省钱,其实花了冤枉钱还搭上安全。谁的血汗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花在刀刃上,别让猫腻成了常态。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