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那天我差点以为自己进错片场。
长城汽车,平时一本正经在那儿拼马力拼配置,这回直接搬出大阅兵直播,把整个展厅气氛怼到了另一种高度。
你见过国产车企在丰田对面开“现场直播”?
那天的样子,别说参展观众了,就连丰田展台的小哥,估计心里都在嘀咕:这波操作,属实有点大。
现场气氛挺魔幻的。
原本大家还在研究新车轮胎花纹、内饰缝线,突然间被历史感扑面而来。
屏幕上坦克和战机走位整齐,台下有人拉着孩子站直了身体,旁边有人掏出手机拍视频,评论区刷得飞快。
那种氛围——说庄重也好,说带点“碰瓷式情绪营销”也行,反正一时间谁还关心什么新车型配置?
就连哈弗H6在一旁都像是个路人,主场光环全都让给了“爱国”这件事。
如果说这只是“碰巧”,我可不信。
长城炮那皮卡正好对着丰田展台,这种精准卡位,估计只有成都老司机懂得“调头”艺术。
你平时看国产品牌还在搞价格战,这回倒好,直接抢占情感高地。
数据不会骗人,2024年国产车出口已经快赶上日本,新能源渗透率蹭蹭往上涨,长城的销量也是肉眼可见地翻着倍。
以前总有人说国产车只能靠性价比,现在人家敢在国际舞台上用“情怀”说事,谁还记得那会儿被嘲“山寨”的时代?
说到现场,真有点像体育馆里突然飘来国歌,每个人都微微挺直了脊背,表情认真得不像来逛展的。
评论区一边喊燃,一边也有冷静派吐槽:“卖车玩情怀,够卷!”
“这年头,连车展都变成了民族自信的秀场?”
我倒觉得,长城这波,既是营销,也是用自己的方式抢占叙事权。
国产品牌终于不是躲在角落的“工具人”,而是敢站出来说:我不只是卖车,我也能成为主场。
有意思的是,这种“情怀营销”,还真不是每个人都买账。
有人看得热血沸腾,有人一转头还选丰田。
毕竟再感动,车要是不好开,服务掉链子,消费者可不会光看直播就掏腰包。
现实嘛,成年人都懂,钱包和理想分得挺清楚。
你说“爱国”能当饭吃?
那还得看后续的售后和油耗数据。
我站在车展现场,看着各种品牌争抢眼球,忽然就想起中国男篮面对韩国那场球,球迷声浪盖过一切,场上气氛拉满。
其实汽车、体育,归根结底都在比拼实力,只不过有时多了点情感加持,就像罚球时全场屏息的那一秒,有没有进,全靠临门一脚的自信。
这几年国产车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新能源市场也是一骑绝尘,这背后有多少“看不见的战术布置”?
用数据说话,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直接反超日本,长城在俄罗斯和中东的市占率也不低。
别以为这个成绩单是营销喊出来的,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才有底气。
不过,哪有什么完美剧本?
有人觉得长城这波太“秀”,甚至有点“卖弄”,情感消费用力过猛就容易翻车。
市场其实很现实,国货崛起靠的是产品和服务,不是靠情怀打动一时。
有人转身点赞,有人嘴角一撇,谁都不是傻子。
社交平台上各种声音交织,舆论有时候比现场还热闹。
你说国产品牌崛起,真的是因为消费者变得更理性,还是因为时代变了,大家都想找点归属感?
有时候挺难分得清。
就像网友总盯着别人家的“芝麻”,自家西瓜却视而不见。
国产品牌这几年确实翻身,谁也不想再回到以前被合资压着打的日子。
说回那天的展厅,长城不是第一次玩出圈。
前几年自主品牌还在靠堆配置、打价格战,如今连营销都开始讲仪式感。
说到底,所有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自信,都是一点点攒出来的。
谁能想到,今天站在展厅中央的主角,早些年还被嘲笑是“杂牌货”?
就像体育赛场的逆袭,没人能预判下一个高光时刻会落在谁头上。
只有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这一路都是“泥潭里摸爬滚打”换来的底气。
你问我会因为这场大阅兵直播买长城吗?
说实话,感动归感动,真要掏钱还是得看产品力。
情怀和钱包掰手腕,最后大多是钱包赢。
可这次车展上的长城,多少让人看到点新鲜的东西——不是套路式的推销,而是把民族自信和情感共振一起摆上了台面。
以后买车,可能不会只看配置表了,谁知道哪天又冒出个什么骚操作,让咱们这些“理性消费者”心里突然一颤?
反正评论区已经炸开锅。
你会因为这波操作心动吗?
还是觉得套路满满?
国产车这几年到底是靠实力崛起,还是靠会玩情怀?
随便你,反正这热闹还没散,故事才刚开始,谁说得准,明年车展又会冒出什么新花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