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做买卖,尤其是汽车,真是叫人看不明白。你说以前买辆合资车,那可都是身份的象征,满大街的大众、日产,谁不是攒着好些年工资去提车,回家都得放鞭炮?可现在,你随便逛逛汽车网站,价格都快掉到地上了,甚至有人说,以后买白菜顺便送辆车,这事儿还真不完全是玩笑。
我有时候就琢磨,咋就变成现在这样了?难道真是咱们老百姓厉害,一起和车企杀价,把这些合资品牌打趴下了?其实话不是这么说。大众宝来、日产轩逸,这俩车,老早就开始你争我抢,要销量、拼口碑,搁十年前你要说花四五万能买大众,还有空调、自动挡、大屏幕,估计售楼小哥都不会信。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车子不光多,还得卷配置、卷售后、卷价格。
那问题来了,车卖这么便宜,有啥猫腻吗?质量会不会缩水?你别说,真有不少人这么担心。可仔细一看,车没少减配置、没少挤牙膏,但也没到凑合开的地步。宝来这套动力,放两年前还算个“高端货”,人家轩逸呢,凭着耐用省油横着走了快十年,可现在这样的套路,大家也都看腻了、玩明白了。你给的再多,咱们用户反正是要掏钱的,谁不想多拿点实惠?不就是“物美价廉”这四个字。
可你看,大众这次4万多起卖宝来,这算不算掀桌子?有点这个意思。你想,合资大哥级别的厂商,之前最看不起打价格战——一来技术有积累,品牌有历史,二来高高在上,给自己留了点面子。现在怕什么?抢市场要紧,销量至上、活下来才有未来。大众一开降,日产肯定坐不住,那边的本田、丰田估计憋着劲儿说不清还会来几回大的。最关键的是,价格下来了不代表还能保证原来的利润,那厂家眼红的其实不只是对手,更多是自己还能扛多久。
那再问一句:这事儿对咱们消费者真全是好事吗?看着是好事,谁能不喜欢低价高配?可也得看透了:一块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来抢,分到你手里的蛋糕看着多,其实吃的味儿不一定更好。厂家赔本赚吆喝,不可能持续太久,后边的售后、保养、保险,哪样不是有点文章?现在是卷价格,以后可能卷“服务”,“省”下去的那点钱可能在别处找你补回来。说到底,没有永远的亏本买卖。
再说技术和产品力,大家都觉得大众一家独大,其实未必。比如轩逸那台1.6自吸,你说动力一般,不假。可真有几个开轩逸跑山路飙车的?十个有八个老太太、大爷用来上下班、送娃接老。油耗稳妥,小毛病少,过了质保五六年照样当二手车卖得挺俏。宝来的涡轮机确实够劲,但后期养护不得不注意:一换机油、再修点啥,配件贵点、技术门槛高点,最后到底更划算还得看自己怎么开。
再回头说说内饰配置,现在车圈太卷了。没个大屏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车,可用起来真有那么好吗?厂家的“科技感”有几个不是按表演来的?氛围灯、液晶仪表那些配置,平时没事你倒是经常用?真遇上大太阳屏幕看不清,夜里演个光污染,体验真比一块儿朴实耐看的硬塑料好吗?但换个角度说,这些玩意确实让十多万以前才能买到的舒服感,现在不到六万就能拥有,这落差到底得让多少人心动。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大家嘴上说选合资,看重的是品牌与情怀,可最后还是被价格砸晕了。合资名头不再高高在上,国产品牌两年前还健步如飞,现在被比着又降一波。消费者可不会跟你讲什么情怀,谁便宜谁值、谁扎实谁买。以前国产车拼价格,现在老合资们也卷成今天这样,或许没过几年,买车不再看哪国血统、哪个牌子,而是用得顺心、钱包轻松就行。
车企们明白得很,东边便宜一分,西边就得跟进。不然产能过剩,库存压手,工人和供应链都得喊娘。今天大众敢首杀,明天日产、本田就得坐不住。至于会不会烧坏自己锅里的米,那是下一个阶段才考虑的事。先把牌桌刨干净,再说下一步。
你或许觉得这只是汽车板块的一个瞬间,其实也不止于此。电动车崛起,互联网公司造车,新能源催着油车改革,所有老思路都得扔进垃圾桶。活得久的企业是灵活的,多条腿走路,哪里有风口朝哪钻。以前合资车坐享其成,现在人人都得上“战场”。这就是市场竞争的魔力,也是消费者的最好时代。
想一想,你家开过的第一辆合资车是什么?聊到车子,咱们都说可靠实用、不娇气。可现在的年轻人会不会就看中炫酷的外观、大屏和智能语音?还有谁对品牌抱着执念?技术同质化,配置雷同化,这场价格大战其实是行业大洗牌。合资、国产、新势力,全得比拼执行力和用户感知。
问题回到开头:大众卖得这么便宜,轩逸、其它品牌怎么办?进还是退?剩下的合资们还扛不扛?留给他们的空间还有多大?是卷配置、卷保值、卷售后,还是继续卷价格到底,把市场彻底干翻?
每次看到这种全民大降价,我都在想:以后车和手机是不是一个路数?三五年换一辆,全凭谁性价比更高、谁服务跟得上?不会还有什么品牌忠诚这回事吧。资本的盘算,市场的洗牌,用户成了“最大赢家”,可赢家能赢到多久,还得看最后怎么收场。
说完这些,有些人可能会问了,买车是不是该现在出手,是不是该“趁火打劫”?我看啊,有刚需可以买,不用觉得现在买了就亏,便宜永远买不到头;没刚需还可以再等等,看新势力还有没有更狠的招数。再说了,到了买车那天,记着多问一句:“这个价格还掉不掉?”毕竟这年头,没人想当冤大头。
所以你看,合资车卖到了白菜价,大众4万块起步,这桌子早就有人砸了,轩逸、朗逸,这些老朋友也只是卷进了新的战场。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只要你跟得上变化,嘴硬的价格都会低下头。剩下的,就看谁能笑到最后,谁又会在这场乱战中悄悄离开。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