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已经买了或者正打算买新能源车的朋友来说,心里头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疙瘩,那就是续航里程。
车上仪表盘显示着能跑五六百公里,看着心里挺踏实,可真一上路,特别是夏天开着空调,或者冬天开着暖风,那续航掉得比翻书还快,跑个三百多公里就得开始到处找充电桩,心里那叫一个慌。
这种官方标注的续航和实际能跑的里程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续航虚标”,确实是实实在在影响用车体验的一大难题。
很多人都觉得,这似乎是行业里的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价格亲民的车型,为了在参数上好看,续航数字标得高高的,实际表现却不尽人意。
然而,就在最近,一件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一辆售价不到十万块的国产纯电轿车,在两家非常权威的媒体组织的极限测试中,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甚至在续航达成率这个关键指标上,超过了大家公认的行业标杆,售价高出好几倍的特斯拉Model Y。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一辆平价家用车,究竟是凭什么做到了这一点?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硬核实力在支撑?
这件事情的主角,是上汽集团旗下的荣威纯电D6。
它最近参加了两场行业内公认的“大考”。
第一场是知名汽车媒体“易车”举办的新能源极限续航测试,专门针对10万到15万这个价格区间,也就是普通家庭最关注的纯电轿车市场。
测试环境选在了炎热的夏季,所有车辆都要开着空调跑,这对电池的能耗是极大的考验,最能检验出一辆车的真实续航能力。
在这场严苛的测试中,荣威D6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它的百公里电耗成绩排在了所有测试车型的第二位,这意味着它非常省电。
更关键的是,它的续航达成率排在了第三。
这个“续航达成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俗点讲,就是一辆车的“诚实度”。
比如官方说能跑500公里,实际在严苛条件下跑了450公里,达成率就是90%。
这个数值越高,说明官方标注的续航里程越靠谱,用户开起来心里就越有底。
凭借这两项优异的成绩,荣威D6一下子就在这个细分市场里树立起了“低能耗、真实在”的形象。
如果说一次优异的表现可能是偶然,那么连续两次的出色发挥就足以证明实力。
紧接着,在另一家专业媒体“AutoLab”组织的一场规模更大的夏季续航测试中,参与的车型多达五十余款,竞争更加激烈。
荣威D6在这场“群英会”上再次证明了自己。
它的平均电耗依旧名列前茅,排在第二,而夏季续航达成率,更是直接拿下了同级别车型的第一名。
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这个榜单上,它的续航达成率表现超过了特斯拉Model Y,稳居所有自主品牌的第一位。
这个结果的分量就非常重了。
要知道,特斯拉Model Y长期以来都被视作能效和续航方面的标杆产品,价格也远高于荣威D6。
一个不到十万的家用车,能在真实续航这个硬碰硬的环节上力压行业明星,这背后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这双重权威媒体的测试结果,就像两份沉甸甸的证书,证明了荣威D6并非纸上谈兵。
那么,这辆平价车究竟是靠什么实现了技术上的逆袭呢?
答案在于上汽集团的一个核心理念,叫做“技术普惠”。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官方,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把以前只有在二十万、三十万甚至更贵的高端车型上才会使用的先进技术,下放到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十万级家用车上。
这就好比,过去你得花大价钱才能享受到的顶级配置,现在在一款经济型轿车上也能体验到了,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荣威D6身上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理念,它搭载了两项核心技术,分别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一体式热管理方案”。
我们先来聊聊这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在过去,电动汽车的电池通常被封装在一个独立的、又大又重的金属盒子里,然后再固定到汽车的底盘上。
这就好比给汽车背上了一个沉重的“书包”,车身和电池是两个分离的部分。
而CTB技术则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它取消了那个笨重的电池外壳,直接将电芯巧妙地整合进了车身底盘的结构之中。
这样一来,电池不再是简单地被“装”在车上,而是成为了车身骨架的一部分,与车身融为一体。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减重,整个车身的重量因此降低了16%。
车子变轻了,就像人减肥后跑步更轻松一样,驱动它所需要的电能就少了,续航里程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其次,由于取消了传统的电池包结构,节省出了大量空间,使得车内的空间利用率提升到了惊人的72.8%。
对于乘客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腿部空间更宽敞,乘坐体验更舒适。
最后,这种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减少了大量的零部件和连接点,不仅让车身结构更加坚固和安全,也意味着未来发生故障的概率更低,维修保养的成本也随之下降。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省心又省钱,这才是最实在的价值。
另一项关键技术,是一体式热管理方案。
电动车的电池其实很“娇贵”,对温度非常敏感。
在寒冷的冬天,电池活性会降低,导致续航里程大幅缩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续航打骨折”。
而在炎热的夏天,电池如果过热,又会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荣威D6的这套热管理系统,就像是给电池配备了一个全天候智能“空调”。
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下,它能非常聪明地收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余热,反过来给电池进行加热,确保电池始终工作在最适宜的温度区间。
根据实测数据,即使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工况下,荣威D6的续航达成率依然能保持在75%以上,这极大地缓解了北方用户的冬季用车焦虑。
而在高达6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这套系统又能迅速为电池降温,避免其因过热而出现性能衰减。
更有意思的是,在气候宜人的常温环境下,比如20摄氏度左右,由于整套系统的能效极高,它甚至出现了“反向虚标”的现象。
在实测中,它的续航达成率达到了116.9%。
这意味着,官方标注能跑500公里的车,你实际开下来可能轻松超过580公里。
这种不打折扣、甚至还有富余的续航表现,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信任感。
所以,荣威D6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并不是花哨的宣传,而是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产品理念。
它用权威、公开、透明的测试成绩,有力地回击了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续航焦虑问题,也打破了人们对于十万级纯电车“买得起却跑不远”的固有印象。
这不仅仅是一款车型的成功,更反映出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从过去单纯追求参数上的领先,转向更加注重用户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体验和价值。
当先进的技术不再是少数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能够服务于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经济效益时,这才是技术进步最有意义的体现,也是中国品牌赢得市场和尊重的根本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