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极氪001正式开启预订了,真让我有点抓不住节奏。刚刚看到官方披露的时间线,心里有点小慌:9月23日就能下订,10月4日展车亮相,内饰也一并公布,紧跟着11日上市,试驾和交付就紧锣密鼓地跟上。感觉像是一场快节奏跑马,让人眼花缭乱。
你我之前看了几家媒体的分析,尤其是看那些第一手资料,还是挺振奋的。有点搞不明白的是:那些提前预订焕新001的朋友们,会不会有点踩不到点?毕竟,想给新车留点神秘感,但现在官方提供的这些信息,已经把很多悬念提前压低不少了。
对了,关于定制车的事。有个小细节我特别留意,之前有朋友说:如果不想等排产,能不能换成焕新001?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官方是说,未排产的定制车,实际上可以切换到新款。这个操作其实挺巧的,省掉不少等待时间,尤其对于我这种等当中还要考虑新鲜感的人,还挺友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现款定制车已经售罄,留给我们的选择空间变少了。这让我想,厂家是不是有点有限制供货,毕竟,市场对001的热情似乎远超预期?也许吧,毕竟他们在研发阶段也没想太多增产策略。
说到焕新001,它这次最大的看头我觉得是平台切换到900V。记得之前和朋友聊,他说:用900V平台,快充效率能提升不少,充7分钟充到500公里,实在厉害。这点我确实认同,我也没啥电池专家背景,但两种电池的参数我能理解的范围里,就是95kWh和103kWh,续航和快充时间都挺直观。估算一下:95kWh的版本,实际续航拿到大概710公里(估算范围,算上驾驶惯和路况,应在马力范围内),快充7分钟能到500公里续航,也就是说,好补血的场景还挺多。
再说性能方面,双电机总功率680kW,零百仅需2.83秒,顺便提一句,我朋友看到数据后,嘴角都扬了:这是赛车的节奏吧?其实我觉得不然,毕竟跑高速的时候,最高时速280公里,也算够用了。换个角度想,电动车这块,能耗也是个硬指标。我靠,官方提到将百公里能耗降到了13.6度,这个成绩我觉得还可以,但我有一个小疑问:是不是还可以更低点?毕竟,我试过一些竞争对手,甚至在同级别的车型中,能耗稍微低一点,不过也没细想过这个,毕竟数据调整空间还挺大的。
这次我还查了下底盘配置,发现全系标配CCD电磁减振和魔毯效果,挺舒服的。空气悬架升级到闭式双腔,支持206mm的离地间隙和快速升降。说实话,平常我用车,最大烦恼就是路面坑洼,尤其是城市里那种千疮百孔的路:有天我出门,刚刚穿过一段大坑,旁边一个姐们笑着打招呼:这车倒挺抗跌。我还记得那时候,她的调侃里带点羡慕。
其实我有个小跑题的想法,你们觉得,焕新001那块空气悬架升级到跳跃性能后,能不能在高速上漂移?哈哈,可能太天真,不过开个玩笑。
再讲讲智驾系统吧:我觉得,目前很多车智驾都不是特别靠谱,吉利智驾就比较拉胯。我曾经和修理工聊天,说你们怎么调校这么‘随便’,反应就像迟钝一样。他笑着说:配置再好,没有算法支撑,也白扯。所以,我对焕新001的智驾,持谨慎乐观态度。之前看到官方那里的智能芯片Thor-U芯片,700TOPS算力,倒是挺有料的。
有个点小期待——如果,万一新车能在前备箱上多做点文章,比如装个100升的备箱空间(这个点我是真的打个隔离线讲讲,因为我觉得很多车,前置都太小,不方便放点日常随身物品),我会觉得更成熟。这个细节其实影响挺大,尤其是我不想每次都用后备箱放东西,你说是不是?
这次官方没有详细提及能耗减少的具体数字,我估算,应该可以比现款薄弱一些——毕竟,技术在进步,能耗最好比之前少10度左右。不然就太浪费能源啊。
焕新001这次的布局变化挺大,从平台到配置,都是升级范畴。不过我还是会问:这升级之后,驾驶体验会不会变得更复杂?我还是比较喜欢按键简单的东西,看多了那些花里胡哨的智驾配置,反而觉得精巧一下才是王道。
你们觉得未来这个车市场,能不能出现既有技术,又简单实用的车?
(这段先按下不表)
不太确定一个事:未来是不是所有高端电动车,都必须标配智能芯片才火?尤其是,未来自动驾驶能不能真到自动不用你操心的程度——我有点怀疑,或者说没那么快。
或许我还要多等一等,看官方实际交付里,能不能让我真正感受到那些配置的价值。
嘿,你们对焕新001的期待值大概是啥?有没有心动的配置或者性能点?我觉得,车子越用心越好,毕竟,也不能只看数据,用户实际用起来才是真正考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