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市场变化比以前更复杂了,尤其是2025年,真有点让人目不暇接。如果不是翻来覆去研究了乘联会的数据,真不敢相信如今的轿车市场已经被新能源车型卷成了这样。感觉好像我们还没来得及完全告别燃油车,市场上的主角就已经彻底变天了。
就拿2025年前三季度的轿车销量榜单来说吧,整个市场的零售销量已经达到78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这本该是件好事,可仔细一瞅数据你就会发现,增量的主力几乎全靠新能源车型推动来的。从榜单上可以看到,排名前四的车型清一色新能源,前十名也被它们占了七个席位。燃油车虽然整体占比滑坡,但日产轩逸仍旧拿下销冠,这点确实有点意思。作为销量最高的合资燃油车,它的成绩还不错,但放在新能源大军面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坦白说,这里让我最震惊的还是榜单的冠军“星愿”。听起来是不是觉得陌生?我一开始也愣住了,以为是哪个车厂的新系列,没想到才查出是比亚迪的“杀手锏”。343351辆,直接领跑市场,简直是以肉眼可见的优势甩开其他车型。比起家喻户晓的“老炮儿”宏光MINIEV(287972辆),和后面的秦PLUS新能源(269772辆)再加上海鸥(246136辆),明显就高出了好几大截。难怪有行家笑称,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就该直接叫“比亚迪的天下”。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了:比亚迪到底凭啥能稳坐新能源车霸主地位?还是“多点开花”。秦L、海熊06、汉这些熟悉的名字也都排进了榜单,连海豹05DM-i这种细分车型都能稳稳出货4万多辆。比亚迪这么大规模的产品“矩阵”,上下全方位覆盖不同价位和细分人群,看得人真是目瞪口呆。它抓住了每个可能的目标,这种策略让人感觉就像打了满堂彩一样。
反观燃油车阵营,表现突出的也还是那些熟面孔,比如大众朗逸、速腾、帕萨特这些“老江湖”。朗逸还能攀到第八的位置(206673辆),确实够得劲,但这几年在新能源压境的夹缝中求生存,情况也真是挺不乐观。值得一提的是,在豪华燃油车市场,奥迪A6L一直稳扎稳打,第一的位置倒是稳得很。宝马3系、奔驰C级这几年一直紧紧跟随,场面就像一场自动对决,让人看得也挺有意思。
说外挂小点的市场,比如主打经济性的微型新能源车,依旧火得不行。五菱宏光MINIEV继续稳居第二。还有熊猫、QQ冰淇淋之类的售价低、续航表现适中的小车,这些车虽说不够高端,但确实妙两大城市刚需选手,可能更多地是奔着交通工具的实用指标去的。
让我感慨的是,这几年也是日系车转型的一个坎吧。凯美瑞、雅阁这些经典主打车型,虽然销量还过10万,但相比以前的地位,已经大受打压了,尤其是卡罗拉和雷凌,销量双双被“吊打”,某种程度上可能预示着那些曾经被视为“理性居家典范”的型号正在失势。现在大家更看重的是性价比极致和绿牌指标,优势不突出的会慢慢淡出视线。
这种市场趋势的变化不仅仅是新能源政策加码的结果,消费习惯的转变更加明显。以前买辆燃油车,看的多是外观、品牌和内饰,随便挑一辆合资车都觉得倍儿有面儿。可现在不一样,气候变化、油价高企,环保意识的觉醒,加上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成了理性消费的代表。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搭配上越来越快的科技创新和性价比,这二者几乎成了“当代年轻人注定要走的路”。
但这事也得分两面看。比如说吧,新能源车型发展势头确实快,但在高端豪华车型市场,还有一段路要走。奥迪、宝马、奔驰这些品牌依旧稳坐这个领域的江山,新能源车能不能打破这一格局,还真不好说。
这一路看下来,真觉得汽车市场变化得太快了。老一代讲续驶里程,下一代看智能化,没准再过三五年,AI自动驾驶的普及又会让市场处在另一个拐点。谁又能说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趋势如何,市场选择始终是基于产品力、品牌力和用户需求的结果,造车这事,还是得讲真功夫。得用心要不然什么风口来的时候,风再大,你想飞也飞不起来,顶多被刮得转两圈,最后只能落地。
大家买车时也别一股脑跟风,倒是想想自己真需要的是什么。省油?安全性?智能体验?适合自己,才是真正值当的。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