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嘉定发生的这些事儿,说起来都是咱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我看了心里其实挺有感触的。先说说那个2025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和“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这次论坛聚了全球汽车行业的专家、企业家,主题也很响亮,叫“中国车·誉全球”。我琢磨着,这事对嘉定其实挺有意义的。为啥呢?首先,汽车行业现在是咱们国家制造业的顶梁柱,不光是卖车那么简单了,现在中国汽车都走到海外去了,“中国车”这仨字在全世界都有分量了。嘉定作为一个汽车重镇,引进这么个重磅论坛,实际上也是给本地车企搭台子,让他们有机会直接和国际大咖交流,思路上、技术上都能获得新东西,将嘉定汽车这个招牌擦得更亮。
再说那个长三角阅读马拉松,今年比赛书目是《在图像中阅读历史》,六小时看32万字,这得多快的速度、多深的理解力呀。比赛不就一个形式,关键是咱可以看到嘉定区图书馆成了主赛区,全区63支队伍,315个参赛者,每个人都在知识的路上拼搏,不服输,一点儿不比体育竞技差。这个其实折射出来,现在嘉定对“精神生活”也越来越重视了,不只盯着GDP,老百姓的脑袋瓜要跟上时代,得多读书、多思考,这样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
AI+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我也注意到了,这没几年谁都知道“人工智能”是下一个风口,嘉定现在说要“产教融合”,和好多高校、院士深度合作,就是要把最顶尖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你看,上海大学那些牛人都来了,现在不光盯着传统产业发展,嘉定已经盯上了“高端制造”“智能工业”这些赛道。其实啊,搞工业的地方一旦在“智能化”“软件化”这方面突破了,那整个产业链就会升级。这对嘉定是个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嘉定还在加强和上海大学的深化战略合作,一帮领导坐一起谈未来发展,说白了,咱们嘉定舍得放开手脚,主动和高校、大院大所合作。现在的新科技,说实话没点子学术背景,企业单打独斗难有大出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这种联动,长远看,对本地经济和人才集聚肯定越来越有帮助。
再往下说,进博会马上又要开了,这已经搞到第八届了,每次进博会不仅是外企来中国,也是中国制造、嘉定制造展示给全球的大机会。这次嘉定准备了17个志愿者站点,274名志愿者就绪,不光是服务好外宾和参展商,更体现了咱们这儿的城市文明水平。每次这种大赛、大展会举办,背后就是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大局观念,嘉定这块,底子是越来越厚了。
说到环境保护,这个真不是小事儿。23号市里来领导慰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大家开会交流,总结进展,还规划了 下步工作。你就说现在环保多重要吧,不做到位老百姓首先不答应,外来投资、重大新项目也得“看脸色”。嘉定这几年在“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投入真不少,督察组一来,就是要挑毛病,就是要查不足。我觉得,这种外力倒逼,其实对嘉定是件好事,能让环境工作更上台阶。
嘉定的经济运行其实近几年一直稳中向好。22号区委书记去了安亭镇,听经济汇报、找问题、谈办法。其实从基层干到地方政府核心,最怕就是工作搞花架子不落地。书记亲自下去调研,就是说:我们要认清现实、解决困难。最近经济环境压力大,“稳增长”变成头号任务嘛。政府亲自抓,帮企业纾困,才能稳住就业、稳住税收、稳住社会心态。嘉定能不能跑赢大盘,这些基本功一个都不能放松。
媒体聚焦嘉定“十四五”成果,我觉得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全国人民都看看,嘉定五年来发展成啥样了。不光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更多是像“医疗创新”“智造升级”这些亮点。其实外地人、外资都在看,你嘉定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靠啥吸引高端人才和企业入驻?靠的就是这些前沿领域的突破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城市有没有活力,最终都得靠新产业、新动能推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区领导面向媒体汇报成绩、回答提问,态度很坦诚,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有问题也不怕讨论。现在的干部作风和以前相比进步很大,不藏着掖着,有啥说啥,敢于直面问题。这种透明度,其实老百姓最能体会到,有了难处直接找领导、说到点子上,跟风气也是有关系的。
生态环境问题的督察这事儿,21号又搞了一次“四不两直”,就是说,不打招呼直接下现场,不设路线、不发通知,这样才能查出真问题。现在环保就是得天天敲警钟,治理不到位就得被点名。嘉定如果想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必须放在首位,这也是国际新型城市的基本要求。
政府工作会议也开了,传达精神,通报进度,安排下步工作。三季度就快过完,四季度是冲刺时间。工作干不干得好,就看执行力了。区长亲自强调,有问题要抓住不放,四季度工作要见成效。这个时候,任何懈怠都得不得,去年定下的目标,得一条条落实才行。
再有,城中村改造招商会已经把“智造嘉定·共绘未来”定为主题,14个项目拿出来推介,这里面投资体量大、想象空间足,改造后光制造空间就能释放110万平米。这不光意味着城市面貌变了,更是城市产业布局、高端人才住房条件都能更上一层楼。老的脏乱差城中村一旦改造成现代化园区,嘉定在新一轮发展里更有底气。
再说说工业区储能电站项目,这玩意听起来专业,其实说白了是嘉定打造“零碳园区”的关键一步。国家说要“双碳”,嘉定这块也是狠下功夫,这种独立储能电站对稳住企业用电、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排放都有直接用途。投资2个亿,未来5亿营收,这买卖绝不亏。而且,谁先解决绿色用能,谁就能占住发展先机。
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也是嘉定近年重推的重头戏,这次以“赋能未来,人工智能专利运营”为重点。其实大家都明白,将来拼的不是谁的工厂大,而是谁的知识产权牛。AI一入局,全球科技企业都争着抢专利。嘉定作为创新驱动的领头羊,也在高举创新大旗,把知识产权全流程运营搞扎实。
南翔生命元谷·翔云二期产业化基地开工了,投资3.7个亿,未来年产值5亿,按这个速度看,嘉定在生命健康产业的步子迈得非常大。生命科学产业将来肯定是各地城市比拼发展的重点,嘉定现在就先下手为强,未来引进的研发人才、企业估计只多不少。
还有运动员吴嘉宇和姜冉馨斩获全运会铜牌,老百姓家门口出了体育明星,大家都高兴。这些体育成果,也是嘉定重视全民健身、青少年培养的结果。每次大赛得奖,不仅仅荣耀,让全区人对体育有了更大热情。
中科院的科研团队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做出突破,这种创新听起来很高冷,其实背后是嘉定重视科研、营商环境优化,才能吸引到全国顶级院士团队。只要科技搞得好,未来嘉定在智能医疗、智能制造上肯定大有所为。
交通上和硕路新通车,这种小事可能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每一条新路的打通,实际上都关系着居民出行、企业物流。基础设施搞扎实了,才能有大项目落地,有更多企业愿意进驻。
胜华波集团华东总部项目落地安亭,总投资4个亿,年产值6亿。这种大企业扎根,说明咱嘉定的营商环境能吸引大项目,能让企业安心发展,有信心做大做强。
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二期落成,每天能处理500吨,越来越多的垃圾能“变废为宝”,嘉定的环境治理、资源利用也是跟着世界先进水平在前进。现在城市治理,比的是谁的垃圾减量和循环做得好,这块嘉定完全不落下风。
一周看下来,其实每件小事背后都能体现嘉定这座城市的格局和追求。无论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保护,还是“人”的成长和文化生活,嘉定这座城市始终在进步。老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未来充满希望。每个人都努力向前,城市才能一步步变得更美好。我们都在成长,希望大家都能轻装上阵,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