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岗位就开什么车,这事儿你有没有认真琢磨过?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公司规定罢了,谁在乎呢。但我反倒觉得,这里面学问挺大。你说,这年头,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面子工程,甚至能看出一个单位的气场。问题是,难道车真能代表你是谁?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在无形中被这些规矩框住了自己的想象力?
常有人说,见人先看鞋,看车也是一回事。开着奥迪A8的,大家第一反应不是“哟,这车不错”,而是“这人肯定是公司里大佬”。你发现没有,这辆车像是给人戴了个标志,仿佛告诉旁人:我公司最大,话事人,位置摆这儿了。可是,真到了董事长那儿,他自己会不会觉得,车重要还是权利重要?是不是有些时候,这车开得就像穿着定制西装一样,其实心里有点别扭?会不会董事长其实也想开开小电驴,咣咣跑个市井,感受下人间烟火?但一切都被身份规定了,你是董事长,你就得开A8,否则别人都以为你出问题了,甚至怀疑公司是不是要黄了。车最终成了一个符号,把人原本最个人化的那部分给屏蔽掉了。
再说总经理。奥迪A6,估计大家都能想到这样的画面:总经理板着脸,开着A6,进出园区,风风火火一副领头羊的架势。A6本身是商务气质里带点精致,没A8那么压人,也不显得低调到混在人群里。一种不上不下的庄重感,能让人一眼认出来这是公司二号人物。但问题是,总经理难道一定就适合这样的车吗?有些总经理,也许内心狂野,偶尔想试试跑车带来的肾上腺素激增,但他不能开,因为公司、合作伙伴、市场都对他有要求:你不能太显眼,也不能太普通。这时候,车其实成了枷锁,让每个人都要活在既定的范畴里。
说到总工程师,你会发现一个更奇妙的规则。总工要开沃尔沃,为什么?安全?环保?其实深层次说,这背后是企业对技术和责任的态度。大家觉得总工程师得有点沉稳、有点理性,最好别太张扬,但要有点讲究。于是沃尔沃这种在大众眼里既不乏味也不扎眼的车型,就成了行业标准。你敢想象一个总工开法拉利吗?估计上班第一天,就有人在茶水间讨论:这技术男是不是瞎折腾,还是公司有了新花样?但如果人人都老老实实开沃尔沃,这公司还能不能容得下有个性但有天分的人?有时候,车反倒成为了压制个性的工具。
轮到部门经理,迈腾或者帕萨特,属于标准配置。你去任何一个大型企业,楼下停着一排迈腾帕萨特,几乎不用猜,这些都是部门经理。便宜、皮实、能扛事,符合他们的定位。可这又让人不得不想:难道部门经理就只能开这种既不新也不破的车?如果有人真想追求点个性,公司会不会觉得这人不稳重,或者不合群?在很多企业里,部门经理拼到了这个位置,可能已经习惯了凡事都求稳、别出差错。他们需要一辆能陪他们早晚高峰堵车、偶尔出差的工具车,而不是彰显个性的玩具。所以车的选择,其实是对岗位的补充,也是对人的期待。
慢慢你会发现,这种“什么岗位开什么车”的规矩,其实就是一场精致的表演。大家心照不宣地在公司舞台上演一个个角色,座驾是行头,身份也是行头。你的剧本早已写好,从董事长到部门经理,没人敢随意加戏。大家都把车当成了身份的证明,仿佛不会出错,但其实可能恰恰是缺乏了乐趣。
问题就在这儿,难道我们真相信车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或者说,董事长会因为他开的是A8就比其他岗位高一头吗?难道总经理开A6就比部门经理开迈腾更聪明吗?这些标准到底是谁定的?又是谁默默把这些规矩灌输进大家脑子里?是不是其实是我们自己害怕区别,害怕不合群,怕别人指指点点,才一窝蜂地去迎合标准?
有意思的是,有些公司其实会挑战这些所谓的规矩。你可能听过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老板,自己开着五菱宏光,天天在食堂和员工抬杠。这种情况,在不少潮流企业里变得越来越流行。有人开电动小摩托,有人步行上班,大家反倒觉得这样挺酷。可是,真正的主流行业,好像还没到敢完全打破层级车规的地步。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公司真敢让董事长开部门经理的帕萨特,部门经理去开A8,公司会不会更有活力?但估计很多企业宁愿亏点钱,也不敢打破头衔和配车的对号入座。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种“车身份化”的规矩,其实是对秩序的维护。大家不喜欢混乱,更不愿意自己变成那个不合群的人。
但我觉得,车这个事儿,终归只是表皮。真要有本事,哪怕不开车或者骑自行车,也是大拿。没本事,开坦克也救不了你。公司其实也要琢磨琢磨,是不是过分看重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久而久之会让大家都活得太窄、太按部就班。而企业真正能长远发展,还是要靠人,靠人的创造力、包容性和责任心,而不是靠谁的车高级。
再问一个问题,难道大家不希望改变?你愿意为了规矩让自己失去尊重生活的权利吗?你愿意这一生被车型标签框定,别人一句“这人就是董事长/部门经理”就把你的全部认知归纳了?反倒是,用点不一样的车,哪怕踩踩电动自行车,也许会多点乐趣,甚至可能会激发公司文化的新气象。
我有时候看见那些单位停车场里齐刷刷的“级别座驾”,心里其实挺失落的。大家好像都被定制了生活,每天几乎都过一模一样的日子。董事长就去A8里发邮件,总经理A6里跟客户视频,部门经理在帕萨特后座琢磨KPI。难道这不是一种职业范式的枷锁吗?
扪心自问,不管什么车,最后你想要的恐怕还是人生自己做主。而不是被公司这套“什么岗位开什么车”圈住,成了千篇一律的小零件。人活着嘛,总归要带点自己的色彩,又何必把车也活成了制度的附庸。制度有它的道理,但能不能给大家更多空间和选择,让车回归车本身,把身份还给人本人?
最后说句大白话,真要牛的人,开啥都行;真有风度的公司,让你开啥都能出彩。如果我们都能多点勇气,自由地选自己的座驾,不拿车分三六九等,可能公司里不光是车库看着热闹,人的心气也能更奔放一点。什么岗位开什么车,说到底,还是咱们对规则的一种妥协。可如果你自己愿意多琢磨琢磨,或许还有别的路能走。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