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校教学的这些年,我碰到过不少学员,一在狭窄道路兜圈开车就晕车。就说有个学员,在老城区那种弯弯绕绕的狭窄街道练车,街道两边房子挨得紧紧的,路还拐来拐去。他没开多久,脸色就白了,直喊头晕,最后实在受不了,只能停车歇着。像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这也让我一直琢磨,为啥在狭窄道路兜圈开车会晕呢?
要搞明白晕车的原因,就得说说咱们身体的感官系统。我们开车主要靠视觉和前庭系统来感知车辆的运动。在狭窄道路上,频繁转向是常有的事儿。这时候,眼睛看到的景象变得特别快。因为道路太窄,路边的建筑、电线杆啥的老挡住视线,大脑没办法提前知道车辆会怎么动。而耳朵里的前庭系统,能感觉到身体的晃动和方向变化。可由于视线受阻,视觉给大脑的信息和前庭系统给的对不上,大脑就乱了,人也就容易晕。
另外,在狭窄道路上开车,肌肉也一直紧绷着。因为路窄,得时刻小心别撞到两边,肌肉一直绷着,也会影响身体的平衡感知,加重晕车症状。所以啊,视觉和前庭系统的信息冲突,再加上肌肉紧张,这就是在狭窄道路开车容易晕的重要原因。
除了感官系统的问题,狭窄的空间还会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压迫感。想象一下,开车走在特别窄的路上,两边的墙离得很近,感觉稍微偏一点就要撞上,那种压力一下子就来了。这种心理上的紧张会让身体也跟着紧张,影响内耳的平衡感知。而且狭窄道路光线不稳定,有时候从亮的地方突然进到阴影里,眼睛一时适应不过来,也会干扰感官系统,加重晕车。还有心理暗示也挺关键,要是之前在这种路上晕过车,下次再来就会不自觉地担心,晕车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有没有办法解决呢?我总结了一套四步抗晕驾驶训练法。
第一步是视线引导。在狭窄道路开车,别老盯着眼前,要把视线放远,找个远处的固定点,像远处的高楼或者路标,让视线顺着道路延伸。这样大脑能提前知道车辆的运动轨迹,减少视觉和前庭系统的信息冲突。
第二步是呼吸调节。感觉有点晕的时候,注意调整呼吸。慢慢地深呼吸,吸气时让空气充满肚子,呼气时再缓缓吐出。有节奏的呼吸能让身体放松,缓解紧张,减轻晕车症状。
第三步是座椅调整。座椅的位置和角度很重要,要调到让自己舒服的姿势,背部靠在椅背上,头也有支撑。这样能减少身体晃动,让自己感觉更稳,减轻内耳平衡系统的负担。
第四步是路线预判。开车前尽量对路线有个大概了解,不熟悉的狭窄道路可以提前看看地图,知道哪儿有转弯、哪儿窄,心里有底。开车时也要多观察前方路况,提前做好准备,减少突然转向带来的不适。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小测试,能在30秒内自测晕车敏感度。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原地慢慢转圈,转十几圈后睁开眼睛,看看会不会头晕、恶心。要是有明显不适,说明晕车敏感度比较高,在狭窄道路开车就得格外注意,按照上面说的方法做,能少受晕车的困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