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清仓日产3.8%股份,邻里洗车谈联盟隐秘裂痕,真相揭示全球汽车关系变动

奔驰抛售日产3.8%股份,汽车联盟裂痕初现

上周五那天早晨,我还在楼下洗车。邻居老王骑着他那辆快掉漆的面包车路过,一边嚷嚷:“听说奔驰把手里日产的股份全甩了?这两家不是好兄弟好多年了嘛!”我当时愣了一下,回头一查,还真是。梅赛德斯-奔驰直接清仓了手里的日产股票,据说价值有3.46亿美元那么多。这事儿表面看像是理财调整,可群里几个玩股票的朋友立马炸锅,说这背后水可深着呢。

奔驰清仓日产3.8%股份,邻里洗车谈联盟隐秘裂痕,真相揭示全球汽车关系变动-有驾

果不其然,这消息一出,日产股价就跟打滑似的往下掉,跌了将近6%。微信群里小刘调侃,“这比我们小区地下室湿气还大。”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不光是钱的问题,更像是一种信号:市场对日产现在能不能翻身,其实已经没啥信心。

讲真,这几年开日产品牌的人也挺多抱怨。我哥们去年刚换的新轩逸,说油耗确实低,但动力还是差点意思。前阵子去4S店保养,他顺嘴问技师,“你们最近修电动车多吗?”师傅摆摆手:“特斯拉、比亚迪进来得勤,咱家电动那几款……没啥存在感。”连技师都忍不住吐槽一句:“日产品牌要再不整点新活儿,就该被淘汰喽。”

奔驰清仓日产3.8%股份,邻里洗车谈联盟隐秘裂痕,真相揭示全球汽车关系变动-有驾

其实吧,两家的渊源也算有些年头。当初雷诺-日产和戴姆勒(就是现在叫奔驰)一起搞平台共享、小型车联合开发什么的,比如英菲尼迪Q30和A级底盘通用,那会儿销售经常拿这个吹牛,说“德系底子+日系调校”,可惜最后英菲尼迪自己都撤出欧洲市场,小型车更没人买——隔壁修理厂老宋说,现在小排量发动机维修单越来越少,大伙嫌弃动力肉、配置寒酸。他还爆料过一个冷门配置:某批进口Q30带主动降噪功能,但用起来毛病不少,经常误判风噪为故障报警,把客户折腾得够呛。

行业内那些联盟合作,本质上都是为了省钱分风险。但眼瞅着新能源、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各自的小算盘打得飞起。有次在北京参加二手车拍卖会,一个专做日韩品牌收购的大叔私聊我:“别看以前丰田、铃木凑一起搞混合动力,现在各玩各的多自在。通用和本田原本谈合作,也开始闹分歧。”而且政策层面变化太快,美国、中国、欧洲三地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明显。本地生产、本土供应链才靠谱,你要指望跨国联盟帮你兜底?想太美。

奔驰清仓日产3.8%股份,邻里洗车谈联盟隐秘裂痕,真相揭示全球汽车关系变动-有驾

回到咱普通人生活,用惯了传统燃油轿车的人最近也迷糊。“听说以后软件系统才是真核心?”表妹买新电动车的时候就纠结半天,到底选哪个生态圈稳定?毕竟谁愿意天天升级系统卡死屏幕——她同事亲测某国产品牌,每月OTA更新一次,有时候连空调温度都能给刷乱套,这体验简直抓狂。所以现在主机厂干脆砍非核心业务,全力冲高端智能化。这么一弄,以前那种“全球一家亲”的联盟模式慢慢散架,也正常。

还有个八卦,是去年南方某地修理厂老板透露出来:据他说早期合资项目遗留的一批联合生产零件库存,如今只能拆解卖废铁,因为车型停产根本没人要。他感慨一句,“汽车圈哪有什么永远靠谱关系,都靠利益维持。”

奔驰清仓日产3.8%股份,邻里洗车谈联盟隐秘裂痕,真相揭示全球汽车关系变动-有驾

倒是韩国现代起亚这些年学乖了,人家死磕自己的纯电平台E-GMP,还专门招了一堆软件工程师组团队。不管外界怎么变,只管先把自家基本盘守住。有懂行朋友试驾后反馈,新出的纯电SUV悬挂软硬适中,高速跑起来稳,比早期合资车型强不少,就是偶尔中控反应慢半拍,要等OTA推送才能解决——典型的软件定义汽车问题吧,总归比硬件落伍强些。

晚上遛狗回来,小区停车场灯下,有辆旧款英菲尼迪静静趴着,好久没人开。我突然想到,这或许就是所谓时代变迁留下的小注脚。一段段曾经热闹非凡的合作故事,到头来也不过如此罢了。而我们这些平凡司机,在每一次行业巨变间隙,只关心下一次加油是不是还能享受积分优惠,以及哪家的轮胎促销最划算……

奔驰清仓日产3.8%股份,邻里洗车谈联盟隐秘裂痕,真相揭示全球汽车关系变动-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