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被骂,销量越好,大众吉利为何逆势狂飙?

咱们平时上网看车,或者跟朋友聊天,是不是经常会遇到一个挺奇怪的现象?

就拿大众和吉利这两个汽车品牌来说,网上总能看到不少吐槽的声音,不是说这个小毛病多,就是说那个服务不到位,感觉像是天天都在被大家伙儿“集火”。

可你一转身去看每个月的汽车销量排行榜,嘿,人家俩的排名稳稳地排在最前面,车卖得那叫一个火热。

越被骂,销量越好,大众吉利为何逆势狂飙?-有驾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这到底是咋回事?

难不成现在的消费者都流行“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或者说,这车是越被骂,大家反而越想买?

这背后肯定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把这事儿给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把一个最大的误会给解开,那就是“越被骂,销量越好”这个说法,其实是个错觉。

它俩之间根本就不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概率问题。

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一下就明白了。

假设城里有两家饭馆,一家是市中心的大型连锁快餐店,每天能卖出去一万份套餐;另一家是小区门口的夫妻面馆,一天卖一百碗面。

咱们再假设,不管厨师手艺多好,服务多周到,总有百分之一的顾客会不满意,可能会觉得薯条凉了,或者面条味道淡了。

现在咱们来算一笔账:那家大型快餐店,一天下来就会产生一百个不满意地顾客,而那家小面馆,一天只有一个。

越被骂,销量越好,大众吉利为何逆势狂飙?-有驾

如果你打开手机上的点评软件,你会看到快餐店下面哗啦啦几十上百条差评,而小面馆下面可能干干净净。

这时候,你会不会下意识地觉得,这家快餐店的品控太差了,问题这么多?

可实际上,他们的出问题概率是一模一样的。

这个道理放在汽车上,就更明显了。

大众和吉利,都是一年能卖出上百万辆车的超级大户。

就拿咱们的国产品牌吉利来说,光是2023年一年,就卖了超过168万辆车,平均下来每个月卖出去超过14万台。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就算吉利能把产品质量控制得非常好,出问题的概率非常低,比如说只有千分之五的车主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那一个月下来,光是新增的抱怨声音就有700个。

而另一个每月只卖几千台车的新品牌,就算它的问题率高到百分之二,一个月新增的抱怨声也不过百来个。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得太快了,任何一个人的声音都可能被放大。

越被骂,销量越好,大众吉利为何逆势狂飙?-有驾

所以,我们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吉利、大众的吐槽,感觉它们问题缠身,而那些销量小的品牌反而显得风平浪静。

真相其实是,不是因为被骂才卖得好,而是因为卖得实在太多了,用户基数太庞大,导致出现问题的绝对数量自然就多,声音也就显得格外大。

那么,排除了这个误会,咱们就得聊点实在的了:吉利汽车到底凭什么能常年稳坐国产车销量冠军的宝座,甚至让很多合资品牌都感到压力重重呢?

这背后可不是靠运气,而是真刀真枪的硬实力。

一个关键点,就是吉利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它的决策机制非常灵活,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特别快。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艘在市场大海上航行的快艇,而不是一艘笨重的万吨巨轮。

相比一些流程复杂、决策链条长的车企,吉利能更快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比如说,当市场开始流行大尺寸的SUV,吉利就能迅速推出博越系列,并且一代代更新,始终保持热度;当年轻人开始追求运动感和高性能,吉利就打造了“中国星”高端系列,像星瑞、星越L,用上了越级的动力和配置;当新能源浪潮来袭,它又迅速孵化出极氪、领克这些新潮的子品牌,去抢占不同的细分市场。

这种“市场需要什么,我就尽快造什么”的敏锐嗅觉和高效执行力,让它总能踩准节奏,把最符合当下潮流的产品第一时间推到消费者面前,抢占了先机。

再一个,也是吉利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步棋,就是它整合全球资源的强大能力。

这其中最经典的案例,无疑是当年收购沃尔沃汽车。

越被骂,销量越好,大众吉利为何逆势狂飙?-有驾

这在当时被很多人看作是“蛇吞象”的冒险,但事后证明,这步棋走得实在是太高明了。

它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品牌形象一下子就提上去了,大家一听“吉利是沃尔沃的老板”,心里就会觉得这个品牌不简单。

但更重要的,是吉利通过这次收购,获得了一个世界顶级汽车品牌的核心技术宝库和一整套先进的研发、管理体系。

这就好比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突然得到了一个世界级名师的全方位辅导,进步速度自然是惊人的。

通过与沃尔沃的技术共享,吉利在发动机技术、底盘调校、整车安全这些最考验车企内功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比如现在很多吉利的高端车型,都用上了和沃尔沃共同开发的CMA平台架构,这就好比是给车打下了一个非常扎实、安全、高级的“地基”。

你现在去开一下吉利星越L,那种底盘的厚重感、行驶的平稳性和操控的信心,跟十年前的吉利车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技术反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然,车好不好,第一眼的感觉也很重要。

越被骂,销量越好,大众吉利为何逆势狂飙?-有驾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一辆车的外观内饰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愿不愿意进一步了解它。

早些年的国产车,确实在设计上吃了不少亏,总让人觉得有点土气或者模仿痕迹太重。

但吉利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花重金从全球挖来了顶级的设计师,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家族化设计语言。

从最初的“水滴涟漪”中网,到现在的“能量风暴”前脸,吉利的车在外观上越来越大气、时尚,有了国际范儿。

内饰设计也同样如此,大屏幕、精致的用料和充满科技感的布局,营造出的高级感一点不输给同价位的合资车。

可以说,现在“长得好看”已经成了吉利的一个稳定加分项,它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最后,当技术、品质、设计这些基础都打牢之后,吉利抛出了最致命的“王炸”——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

这才是真正打动广大普通老百姓的关键。

你想想看,一辆车,它用着跟豪华品牌沃尔沃同源的发动机和技术平台,安全性有保障;外观内饰看起来很显档次,开出去有面子;车内的各种配置,比如大天窗、360度全景影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等,给得满满当当,非常丰富。

最后你一看价格,发现它可能比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车型还要便宜好几万。

面对这样一款产品,消费者心里的那杆秤自然会倾斜。

它成功地做到了让消费者感觉“花小钱办了大事”,用更少的预算买到了更高品质、更丰富体验的汽车产品。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既能跟合资品牌比技术、比配置,又能跟其他自主品牌比品牌力、比品质感,销量能不好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