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光靠那台老掉牙的1.6L自吸发动机吊着一口气,新能源转型拖到悬崖边才肯跳。轩逸月销2万的成绩单看似风光,可当它占了日产中国销量的42%,你就知道这家公司病得多重全副身家押在一款十年前技术的车上,新能源车ARIYA去年只卖出2114辆,还没新势力一周的订单多。
财务崩盘的数据更残酷:今年第一季度净亏55亿,连亏四个季度,去年全年巨亏6709亿日元,创下25年最惨纪录。全球产能直接腰斩,从350万辆砍到250万辆,7家工厂同步关闭。追浜工厂倒了,湘南生产线停了,墨西哥的皮卡工厂直接熄火,2万员工卷铺盖走人,裁员刀锋专砍基层工人,65%的岗位来自制造部门。
2018年日产销156万辆的风光早成了化石,去年销量砸到69.7万辆,今年一季度再跌27.5%。轩逸倒是靠降价续命,起售价压到6万内,可单车利润缩水七成,卖一辆亏一辆。逍客更惨,4S店甩货清库,价格屠夫比亚迪秦L插混卖9.98万,直接断了日产混动的后路。
美国市场雪上加霜。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下来,25%的钢铝税叠上100%中国电池税,日产一年得多掏4500亿日元。眼看丰田RAV4混动拿下北美销冠,本田CR-V混动抢走三成市场,日产还在死守2.5L自吸奇骏,混动车型目录里连个能打的都没有。
转机出现在一款车上:N7。这款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纯电车,50天订单破2万,6月实销6189辆冲上合资新能源榜首。11.99万的价格塞进625km续航、华为智驾方案,武汉工厂为此重启闲置产能。
日产的复兴计划更像断腕求生。关厂裁员省5000亿日元成本,13个造车平台砍到7个,20%高管被扫地出门。研发权彻底下放中国团队,新车周期从48个月压缩到24个月,100亿扩建上海技术中心。为了保命,连日本Oppama工厂都租给富士康代工电动车,被骂“核心技术都不要了”。
“车圈恒大”的帽子扣得震天响,可翻开账本看真相:日产现金流只够撑两年,但手里1.2万亿日元现金没掺水,工厂关停果断止血,资产表比恒大干净十条街。隔壁丰田净利润跌37%,本田利润腰斩,哥仨全在泥潭里扑腾,只是日产摔得最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