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台SUV的零百加速能跑进6秒俱乐部,油耗却控制在6L/100km左右,你很难不对它的动力系统产生好奇。吉利星越L正是这样一款充满技术矛盾的车型——它既能在红绿灯起步时让钢炮车主措手不及,又能在长途巡航时展现堪比日系的燃油经济性。这一切魔法的源头,都藏在引擎盖下那台流淌着沃尔沃血液的发动机里。
动力矩阵:三款核心发动机的技术图谱
翻开星越L的发动机族谱,会发现三组关键代号:DHE15-ESZ、JLH-4G20TDJ和JLH-4G20TDB。入门级的1.5T涡轮增压机型(DHE15-ESZ)堪称小钢炮心脏,177马力的最大功率配合290N·m扭矩,推动这台中型SUV完成8.9秒破百。其秘密在于鲲鹏动力技术中的高滚流燃烧系统,通过优化进气涡流使汽油雾化更充分,实测百公里6.8L油耗甚至优于部分紧凑型轿车。
真正的性能担当当属2.0T阵营。低功率版JLH-4G20TDJ能输出218马力,而高功率版JLH-4G20TDB更是压榨出238马力,350N·m的峰值扭矩在1800rpm便汹涌而至。这两台机器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标签,是其与沃尔沃Drive-E系列的血缘关系——虽然并非直接移植,但缸体设计、双涡管涡轮等核心技术均来自瑞典工程师的调校手册。
沃尔沃基因的辩证解读
关于星越L发动机是否就是沃尔沃发动机的争论,需要技术显微镜下的观察。代号JLH-4G20TDB的2.0T高功版本确实与沃尔沃T5同源,但相比领克03+搭载的JLH-4G20TDC(254马力),星越L的版本在涡轮增压值、喷油压力等参数上有所保留,这种技术降维反而成就了更平顺的动力曲线和更高的可靠性。
2024款车型的升级印证了这种平衡哲学。新增的JLH-4G20TDH发动机直接移植领克03+同款机头,200kW功率和380N·m扭矩让这台家用SUV闯入性能车领域,7.3L/100km的工信部油耗却提醒着它仍保留着经济基因。这种西装暴徒式的设定,正是沃尔沃Drive-E平台模块化优势的体现——同一架构下可衍生出从节能到高性能的不同版本。
混动系统的降维打击
当2.0T发动机遇上雷神Hi·X混动系统,星越L展现出更惊人的技术整合能力。175kW综合功率配合440N·m综合扭矩,E-CVT变速箱将动力梳理得如丝绸般顺滑,5.9秒的破百成绩背后是电机瞬间填补涡轮迟滞的智慧。这套系统最精妙之处在于,它既不是简单嫁接丰田THS,也不是照搬比亚迪DM,而是基于沃尔沃T8系统开发的中国式解决方案。
从鲲鹏1.5T到雷神混动,星越L的动力谱系揭示了中国品牌技术突围的典型路径——吸收国际大厂核心技术,通过本土化调校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完美平衡。当这台SUV带着沃尔沃基因的引擎呼啸而过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机械的咆哮,更是一套成熟的技术消化再创新体系正在轰鸣运转。
选择星越L的发动机,本质上是在选择一种不妥协的智慧——既要北欧性能的底气,又要东方哲学的克制。这或许就是当代汽车工业最迷人的技术辩证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