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把添越Speed的W12换成了V8,这事儿吧,特有意思。
圈外人一看,卧槽,12缸变8缸,这不是减配减到大动脉上了吗?妥妥的“降级”。但宾利不装了,摊牌了,它用行动告诉你,那个靠缸数堆砌神话,靠排量修仙的古典魔法时代,结束了。它一脚踹开了老祖宗的祠堂,然后反手给自己装上了一套火箭推进器。
这操作的核心,是一种掀桌子式的坦白:对不起,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先看数据,650马力,零百3.6秒,极速310公里。每一个数字都像是在对W12的墓碑疯狂输出。轻了43公斤,这很重要,对于一台重得像压缩毛巾泡开后的移动城堡来说,这43公斤就是从穿着盔甲打架,变成了穿着运动服。宾利的意思很明白,以前我们是靠血统压制,现在我们直接上科技,玩闪电战。如果说W12是内力深厚的武林盟主,那这台V8就是拿着加特林的雷电法王,上来就是一顿“哒哒哒”,管你什么招式,先给你干趴下再说。
所以别扯什么发动机,这压根就不是发动机的事儿。这是一整套系统在打群架。什么涡轮效率,什么变速箱匹配,什么后轮转向,全都是给这台V8准备的“金钟罩铁布衫”。讲真,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麻辣烫用的底料,都比某些车企的营销故事要实在。宾利这次就挺实在,不跟你讲情怀,直接把性能参数拍你脸上,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我们就要问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买添越的人,真的需要W12吗?
诶,这就是品牌玄学最有意思的地方。从理性上讲,V8更轻,相对省油,日常开起来更像一台车,而不是一头在城市里找不到北的巨兽。宾利加入后轮转向,调整运动悬架,就是在拼命讨好那些既要奢侈又要驾驶感的新贵。但问题是,买这种移动的奢侈品包包的人,他跟你讲理性吗?
不,他们讲的是信仰。W12是什么?W12是一种身份,一种图腾,一种“我比你多了四个缸”的绝对精神胜利法。就像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本人。会买这些品牌的人,就是喜欢它本身。你跟一个果粉说安卓手机参数高,他只会觉得你在狗叫。同样,你跟一个W12的潜在买家说V8零百快了0.3秒,他可能只想问你:“所以呢?它还是少四个缸啊。”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宾利这一刀,砍掉的不是四个缸,砍掉的是一部分用户的信仰根基。这是一次豪赌,赌的是新用户的增长,能覆盖老信徒的流失。
那宾利为什么要这么干?是它开窍了吗?是它悟了吗?不,是它被逼疯了。
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欧洲那帮环保魔怔人。他们的排放法规一年比一年变态,大排量发动机在他们眼里,跟三体人看地球虫子没啥区别,就是要毁灭你,与你何干。所以宾利停产W12,压根不是什么主动进化,而是被枪顶着脑门的被动选择。这不叫进步,这叫“活着”。奥迪、保时捷,谁不是这样?大家都在用V8、V6混动续命。最好的手段已经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这台V8,本质上就是宾利在全面电动化之前,给自己找的一张通往ICU的VIP过渡门票。它在用尽最后的力气,发出燃油时代最璀璨的轰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宾利自己都说了,2030年,全员电动化。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见过太多“最后的绝唱”。诺基亚的绝唱,柯达的绝唱,唱完了,坟头草都两米高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台几百万的车比作诺基亚,可能有点缺德,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这台V8版添越Speed,就是宾利燃油性能车的最后一舞,舞姿很华丽,但背景音乐是哀乐。
所以别跟我扯什么驾驶乐趣,烦不烦!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性能的提升,很多时候只是工程师的自嗨和发布会上的PPT素材。用户真正需要的,是那个能证明自己牛逼的符号。W12就是那个符号。现在,符号碎了。
最后,留下一个终极问题:当宾利全面电动化,一台安静如鬼的添越,还能叫宾利吗?当性能变成一个可以用电池和电机轻易堆砌出来的廉价品,这些品牌的灵魂还剩下什么?
所以,V8比W12好吗?数据上是。但对于买它的人来说,可能还真就不如。因为逻辑在这件事上,一文不值。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种“我能,而你不能”的权力幻觉。而这种幻觉,W12给得了,V8,差点意思。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