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刷爆的“小包车绝版”“新国标涨价”消息,让不少人连夜冲进车行抢购! 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小包车根本没绝版,涨价也是真,可现在抢旧车未必是赢家。
距离9月1日新国标实施只剩半个月,厂家停产、经销商清仓,雅迪小包车直降1200元,叠加国补省补后甚至能“千元开走”! 销售偷偷透露:“现在仓库只剩个位数库存,颜色不全,晚一周可能涨200” 。
新国标车铁定涨价300-500元,原因并非炒作,钢材铅价暴涨、3C认证费每车摊100元、强制装北斗定位和阻燃材料,成本实打实堆高。 你以为会消失的小包车,其实换身“铝镁合金”马甲就能合规复活,只是价格更贵。
现在买旧车=捡漏绝版设计+历史低价;等新车=多花钱换安全升级。 记住,11月30日是上牌死线,错过这天,车变废铁!
1. 小消失的是塑料壳
朋友圈疯传“小包车绝版”,源头是新国标一条硬规定:塑料外壳重量不能超过整车的5.5%。 以前的小包车塑料占比普遍超10%,像九号F90M的流速车身、绿源S70-D的炫酷大灯,全靠塑料撑颜值。 按新规,这些设计9月1日起必须停产。
“绝版”其实是营销话术
立马、新日等品牌早就研发出替代方案:把塑料换成铝镁合金。 这种材料比传统塑料轻30%,强度翻倍,成本贵15%-20%,能保住小包车的流线造型。
不过,眼下旧款小包车确实在清仓倒计时。 雅迪B50-H铅酸款直降1200元,48V21Ah版本2000元就能开走;九号智能长续航车狂砍800元,3899元拿下110公里续航。 库存见底,部分型号已断货,天津有买家犹豫一周,结果涨了200块。
2. 五大成本刀刀见肉
新国标车涨价板上钉钉,涨幅锁定300-500元,背后是五重成本高压:
材料暴击:钢材、铅价半年涨20%,光车架成本就抬升100元。 新规还强制用阻燃塑料,外壳成本再涨15%。
认证收割:3C检测项从38项飙到112项,一款车认证费10万,摊到每台车多出100元。
税收透明:“一车一票”政策严格执行,以前不开发票省下的13%增值税全额计入,每台车成本+100元。
配置加码:防篡改芯片、北斗定位(商用必装)、铝合金部件强制上车,一套下来成本涨100-150元。
模具革命:小包车停产,工厂重开模具费几十万,这笔钱直接转嫁新车。
雅迪G25-H旧款清仓价3699元,同档新国标车预计4300元起。 2000元以下的电动车将彻底消失。
3. 三笔账算清得失
11月30日是上牌截止日,逾期无法上路。 9月1日前购车,能享受三重红利:清仓价+国补500元+地方补贴(江苏、浙江叠加30%)。 浙江用户买雅迪G25-H,原价3699元折到1759元,相当于白省一台车钱。
旧标小包车续航普遍50公里以上,载人爬坡不费力;新国标车限速25km/h,防篡改系统一超速就断电,续航也卡在60公里内。 想要“性能猛兽”? 现在不买以后真没了。
旧车虽香,三类车千万别碰,无3C认证超标车(上不了牌)、杂牌库存车(电池损耗严重)、非法改装车(上路被扣)。 有商家标榜“899元特价车”,实际车架薄如纸、鼓刹刹不住,半年就散架。
4. 不上牌=废铁
无论你现在买旧车,还是等9月买新车,11月30日都是生死线。 这天之后,所有未上牌车辆一律禁行! 深圳已放风“禁老车进福田南山”,北京二环也可能限流。
央视明确表态,已上牌的旧车不管符不符合新国标,都能一直骑。
厂家停产≠禁行,你的小包车只要挂好牌,照样能上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