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弯梁摩托车现在喜欢的人真是稀缺得很,像我这样还记得它好的人更少。记得我98年在乡下买过一辆嘉陵JL90-B,那个年代的车,结实得像家里的老黄牛,陪着我折腾了二十多年不拉胯。修得最多的也就是那次磁电机线圈,换完就能继续跑,谁知道为啥,前两年竟然以300块卖了,贱卖成废品了。那车还能一脚启动,机油啥的根本不烧,百公里油耗1.4升(样本肯定少,体感估算),真是省油小能手。
最近莫名又想起弯梁摩托,特意溜达到新大洲本田店里看了看,试了试110威武这款弯梁,骑起来竟然有惊喜的舒坦,性价比好得有点像超市大促销捡漏。威武110车价在七八千左右,我觉得有点贵,尤其相比较微妙的幼兽110,幼兽的驾驶体验真的是直接甩威武几条街,六七千的威武、赛胜、C8我都骑过,幼兽明显好很多,虽然价格虚高,但质量、操控、舒适度比同级别车们强不少。可能这也就是同行都爱幼兽不愿理会威武的原因吧。
我刚才翻了翻手机里和店员的对话,问了问威武的油箱容量,对方说得清清楚楚,但说实话,油箱确实小了点儿,这点好多骑友都吐槽过。店里人倒是没人关注威武,估计是我自己老了,兜里也瘪了,才对这车特别有感情。跟一个朋友聊起,他说威武骑着还行,但没法装逼,买幼兽更带劲,这话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装逼,这词在摩托圈挺实用的,不然怎么能被骑友们津津乐道呢?
向你吐槽个细节,我曾以为弯梁车就是城市代步的代言人,油耗低、修理方便,哪怕是山路或野路都能扛得住。但说回来,这话说得也有点大,因为长途自驾游用弯梁车,很多人其实不看好。比如威武油箱小、动力中规中矩,别说奔高速了,上坡有点吃力。但体验过幼兽的朋友都说,野路山路爬坡还挺适合,轻便灵活,路况复杂时反而比大排车舒服。我猜测,就是因为这种实用和便利性,弯梁才在农村市场依然顽强存在,不然早被淘汰了。(这个猜测纯属我个人想象,没细想过市场数据支撑)
对了,说到研发和供应链,你知道吗?整车设计往往像做饭一样。研发就好比提前买菜,供应链就是菜市场。你想做个番茄炒蛋,材料质量不行,味道肯定差。威武和幼兽的发动机虽一样,但配置和调校差别大,体现在骑感上。威武能便宜点,背后可能是供应链选择了价格更优但性能稍逊的零件。反正供应链这事儿,说到底是博弈游戏,更便宜不等于更差,但通常价格高点的零部件品质会更稳定,耐用,骑起来也更舒服。想便宜买好车,这锅得咱自己背,没人帮忙砍价。
换个角度想,销售的表现也影响认知。我听过修理工抱怨:威武这些车经常有小毛病敲敲打打,幼兽问题少得多,客户出来就一脸舒服。这让我对威武的热情打了点折扣。但又想想,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东西?选车本就是权衡利弊。有时候威武就像老友,陪你东奔西跑,哪怕不帅气、不拉风,油耗低、维护成本也够轻松。
最近朋友圈里,我看到几个年轻人都在纠结买幼兽还是雅马哈凌骏115。雅马哈更耐用,售后体系扎实,但比幼兽贵一截。幼兽看起来更潮,但维修稍微麻烦一点。骑威武的朋友就更闭塞了,真几乎成了珍稀动物。你有没有跟身边人聊过弯梁车,他们怎么说?
还有件有趣的小事,刚才我随手翻了笔记,记录了一些与三款车型对比的数字:幼兽的百公里油耗大约1.5升,威武略高些,赛胜和C8普遍超过1.8升。价格上幼兽卖到9000以上,威武7000多,赛胜和C8都低于这个价位。你看,价格相差不大,表现却差距明显,这背后其实透露着品牌定位和调校理念的差异。
我承认刚才说威武没性价比有点大,因为它虽不够潮、装不起逼,但作为通勤工具,尤其是对短途农村市场小规模需求,威武依然有它的粉丝基础。不信你问问那些几个卖威武的二手车商,人家常年手里这类车型库存,但新车卖的确少,买的人也低龄化在减少。
弯梁摩托这车种越来越少见,是不是跟现在年轻人的出行方式变化有关?电动车、共享单车,还有手机叫车,几乎替代了这个细分市场。你们觉得呢?再说实话,老摩托车手的感情是留下还是割舍,这事儿能说得清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弯梁车的那种换挡手感、座位高度、整车轻便感,不管是公里数上升还是中年油腻大叔骑它,都会觉得特别踏实安心。可现在市场上,它们真是越发像珍稀动物,难以寻觅。说不定哪天还能成为收藏品吧——谁会买,谁会留,大家都有故事。你手头有老车吗?它又陪你走过什么样的小路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