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的时候,对于很多开车的朋友来说,心里总会多一份紧张。
雨水敲打着车窗,雨刮器在挡风玻璃上不知疲倦地来回摆动,但视线却依然模糊不清,路面上的积水也让前方的路况变得难以预测。
在这样的天气里开车,确实需要比平时更加小心谨慎,因为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能就关系到行车的安全。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在暴雨天气里,从出发前的准备到行驶中的应对,再到停车时的选择,都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首先,上路前的车辆检查工作,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程序,而是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很多驾驶员可能习惯了上车就走,但在雨天,这种习惯可能会埋下隐患。
我们先从影响视线最关键的几个部分说起。
后视镜,作为我们观察侧后方情况的“眼睛”,在雨天常常会挂满细密的水珠,导致镜面一片模糊。
这时候如果需要并线或者转弯,就如同在进行“盲操作”,危险性极高。
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出发前,用干净的纸巾或者布将后视镜擦拭干净。
如果想让效果更持久一些,可以尝试一个生活小妙招:用家里的洗洁精按照大约1比10的比例兑水,然后用干净的布蘸取溶液,均匀地涂抹在镜面上,待其自然风干后,会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
这层膜可以改变水的表面张力,让雨水很难在镜面上形成水珠,而是会迅速地流走,通常能保持一到两个小时的清晰视野。
当然,现在很多车辆都配备了后视镜加热功能,如果您的车有这个配置,请务T必在雨天开启它,通过电加热来蒸发镜面上的水汽,效果直接且高效。
除了后视镜,挡风玻璃的清晰度同样至关重要,而这直接取决于雨刮器和玻璃水的状态。
如果您的雨刮器在工作时发出刺耳的异响,或者刮过之后留下一道道水痕,甚至出现片状的模糊区域,这通常意味着雨刮器的胶条已经老化变硬,或者玻璃表面附着了一层肉眼难以察觉的油膜。
这层油膜主要来源于道路上的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等,它会使得雨水顽固地附着在玻璃上,严重影响雨刮器的清洁效果。
因此,一旦发现雨刮器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更换,选择质量好一些的硅胶材质雨刮,会更加耐用。
同时,请务必使用专业的玻璃水,千万不要图省事用自来水代替。
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长期使用会在喷水口和管路中形成水垢,堵塞喷头,而且这些矿物质残留也会加速雨刮胶条的老化。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针对油膜清洁的玻璃水,清洁效果非常显著,能让玻璃在雨中也保持通透。
最后,在上路前还要检查一下车辆的“脚”和“信号灯”,也就是轮胎和车灯。
轮胎上的花纹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排水。
在湿滑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如果轮胎花纹磨损严重,排水能力就会大幅下降,轮胎与路面之间会形成一层水膜,导致车辆失去抓地力,这就是非常危险的“水滑现象”。
一旦发生水滑,车辆就可能失控。
检查胎纹深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枚一元硬币,竖直插入胎纹的沟壑中,如果还能看到国徽的下沿,就说明胎纹深度已经不足,需要尽快更换轮胎了。
车灯方面,则要重点检查雾灯和近光灯是否能正常工作。
在能见度极低的暴雨中,灯光是您用来与其它车辆沟通的唯一语言,尤其是穿透力强的雾灯,能让别人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您的存在。
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接下来就是在行驶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了。
雨天行车,有几个原则必须牢记。
第一就是灯光的正确使用。
雨量不大时,应开启示廓灯和近光灯。
当雨势增大,达到暴雨级别,或者伴有大雾时,则必须同时开启前、后雾灯。
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能见度已经低于100米,除了开启雾灯,还应该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双闪),并且适当降低车速,尽快从最近的出口驶离高速公路或者进入服务区。
这里要特别强调,不要在非紧急情况下滥用双闪灯,因为双闪灯的通用语意是车辆出现故障或者前方有紧急情况,一直开着会让后车无法准确判断您的行驶意图。
更要杜绝使用远光灯,因为雨水会反射光线,开启远光灯会在您眼前形成一片白茫茫的光幕,反而让视线变得更差。
第二是刹车和车距的控制。
水的存在会大大降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
有数据显示,在时速60公里的情况下,干燥路面的刹车距离通常在35米左右,而在暴雨天的湿滑路面上,这个距离可能会增加到70米甚至更长。
这意味着您必须将跟车距离也相应地拉大到平时的两到三倍,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
刹车时要避免急刹,尽量采用“预见性制动”,也就是提前观察路况,通过轻踩刹车来缓慢平稳地降低车速。
在通过路面积水路段时,要握紧方向盘,保持匀速通过,切忌在水中踩刹车或猛收油门,以免车辆侧滑。
驶出积水区后,可以轻点几下刹车,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来蒸发刹车盘片上的水分,使其尽快恢复制动性能。
第三是关于涉水行驶的判断。
面对深浅未知的积水路段,切不可盲目冲动。
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积水深度,如果水深已经超过了轮胎高度的一半,大约30厘米左右,就应该果断选择掉头或绕行。
因为大部分家用轿车的发动机进气口高度就在这个范围,一旦积水从进气口被吸入发动机,会造成发动机内部的严重损坏,也就是俗称的“发动机爆缸”,维修成本极高。
如果判断水深可以安全通过,也必须注意几点:首先,手动关闭车辆的自动启停功能,防止车辆在水中意外熄火后,该功能又自动尝试点火,从而导致发动机进水。
其次,应使用低档位(如手动挡的1挡或自动挡的L挡),稳住油门,保持一个较低且恒定的速度通过,切忌中途停车或换挡。
万一车辆不幸在水中熄火,最重要的一点是:绝对不要再次尝试点火!
唯一的正确做法是联系救援,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此外,行驶中还要注意观察,尽量远离一些高风险车辆,比如大型货车。
它们在高速行驶时,巨大的车轮会溅起大量的水雾,瞬间就能让后方小车的视线完全受阻。
而且大货车存在很大的视觉盲区,跟得太近或并行都非常危险。
最后,当安全抵达目的地,停车环节也不能掉以轻心。
有三个地方是暴雨天停车的禁区:一是大树底下,因为雷雨天气树木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而且被雨水浸泡的树枝也可能断裂砸伤车辆。
二是地下车库或地势低洼处,这些地方是城市内涝时最先被淹的区域。
三是隧道和桥洞下,这些地方在短时强降雨时,可能会因为排水不畅而迅速积水,车辆停在里面非常危险。
停好车后,建议多做一个小动作,就是用干布把雨刮器的胶条擦拭干净。
这样可以防止雨水长时间浸泡导致胶条与玻璃粘连,从而延长雨刮器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暴雨天气开车,技术和经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自然和风险的敬畏之心,时刻保持谨慎,才能确保一路平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