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上新,续航充电升级,燃油车市场受影响

固态电池正式登场,燃油车这局还能翻身吗?

最近汽车圈有点炸锅,原因无他——固态电池生产线在中国正式投产了。消息一出,不少车友开始盘算盘算,手里的燃油车是不是要变身“收藏品”了。毕竟,电动车的老问题——续航短、充电慢,曾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现在好家伙,固态电池一上线,续航直接拉到1000公里,充电只需12分钟,这速度跟下楼买包烟都差不多了。燃油车“加油快”的老优势瞬间被抹平,很多人心里肯定打鼓:这局是不是要被电动车反超了?

固态电池量产上新,续航充电升级,燃油车市场受影响-有驾

其实,翻翻电池技术的历史,每一次大升级都带来了汽车行业的大变化。以前大家用铅酸电池,后来发展出锂离子电池,电动车才慢慢有了起色。但锂电池也不是万能的,能量密度有限,一块电池能装多少电,总归有个天花板。现在固态电池一出现,能量密度直接翻倍,宁德时代甚至把自家电池密度做到500Wh/kg。这是啥概念?同样尺寸,固态电池能让车多跑好几百公里,长途旅行再也不用捏着手机查下一个充电站在哪了。

固态电池量产上新,续航充电升级,燃油车市场受影响-有驾
固态电池量产上新,续航充电升级,燃油车市场受影响-有驾

更别提充电速度。过去电动车主等充电能把一壶茶泡三遍,固态电池却承诺12分钟充80%,等红灯的工夫说不定就能加满一格。燃油车凭“加油便利”的资本,在市场上横行了几十年,现在固态电池来了,这牌面还能撑多久就得重新算账了。

安全性也是电池升级的关键点。老一代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泄漏、热失控,这下就可能变成新闻里的“自燃”,有时候连保险公司都得发愁赔付。固态电池直接用上固态电解质,这类材料天生抗高温、抗撞击。理论上,就算钉子扎进去,二百多度的烤箱烤一遍,都不带着火的。这玩意简直给车主披上一层铁布衫,平时开车也能更放心。

说回中国速度,这几年电池技术的追赶大戏,真不比奥运会慢。固态电池全球技术竞赛,国内企业硬是靠“三板斧”拔得头筹。第一个狠招是材料创新,宁德时代搞硫化物电解质,破解了过去锂离子传输受阻的毛病。你可以把锂离子比作快递员,固态电池等于给他们修了高速公路,信息送得又快又稳,电池效率大幅提升。

固态电池量产上新,续航充电升级,燃油车市场受影响-有驾

第二个狠招是制造流程的变革。安瓦新能源把关键工序从十一步简化到五步,省时省力又省成本。不是说“十三道工序保平安”,但技术进步就是要“以简驭繁”,让一颗固态电池更快、更便宜地走出实验室,用在每台车上。

最后一个杀手锏则是商业模式创新。宁德时代带头推“电舱分离”,也就是买车不用买电池,按月租赁,每月四百块,电池随时换,新技术马上用,换电时间比换轮胎还快。对于那些怕电池一年半载就落伍的消费者来说,这模式实在太香。用租电的钱,体验最新的科技,电池升级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数据说话才有底气。燃油车最近三年保值率暴跌15%,同期83%的购车者因为固态电池的预期,买车计划直接搁浅。这不是空穴来风,大家都在等电池升级,还是等燃油车贬值?更何况固态技术还在不断进步,价格肯定一年比一年实惠。燃油车在市面上的地位,可不是那么牢不可破。

但话说回来,燃油车也不是吓大了。加油站仍旧铺天盖地,尤其是郊区、农村,找充电桩比中彩票还难。而且很多老司机还就吃这一口——发动机的咆哮声,提速的爽感,电动车哪怕加速再快,那味儿就是不一样。就跟听黑胶唱片,那种复古的情怀,谁都替代不了。

目前形势大体是这样:固态电池推进得快,电动车升级换代的步伐跟做核酸一样频繁,燃油车看似被逼到墙角,可短时间内还不会直接被扫地出门。毕竟时代变迁,就像胶卷相机面对数码镜头,一时半会儿不会灭绝,顶多变身“小圈层收藏品”,让发烧友自留用。但谁都看得出来,燃油车的市场蛋糕是一天比一天小了。

再说电动车,固态电池的落地不光是让续航和安全变强,还带动了背后的能源产业转型。从材料选用到生产线简化,整条链路都在升级。以前大家连新能源车都觉得成本高、运维难,现在电池租赁模式一搞,每月交点租金,电池随时换新,科技红利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用俗话说,“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电池更新速度完全碾压燃油车那点历久弥新的底气。

说到底,这场电池变革才刚开个头。固态电池的真正普及还有路要走,包括材料供给、工艺迭代、价格下探,甚至相关标准制定。电动化浪潮不可逆转,但谁能真正坐稳“技术大王”的交椅,还得看谁能把固态电池用到极致。中国企业这波领先不光靠资金和规模,更靠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双轮驱动。

当然,消费习惯不会一夜之间翻盘。短期内燃油车凭借加油方便、驾驶体验、二手市场等固有优势,还是有大量“铁杆粉丝”。但电池升级效应已初现,等到充电基础设施彻底遍地开花,固态电池成本进一步下探,燃油车的优势会被一点点蚕食。就像老一辈还喜欢捧着喇叭听戏,新玩家早就在家用电视上看高清直播。换句话说,老树虽有根,但新枝更鲜亮。

固态电池这回是真·硬核,技术进步一浪接一浪,谁还敢躺着吃老本?车市一场大洗牌,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