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全面让位新能源,加油站加速转型的时代转折点已到

加油站越来越稀罕,充电桩越来越常见。以前出门在高速路上看见加油站习以为常,现在倒是时不时见到大批新能源充电桩在路边整齐排列。这不是错觉,是真正的时代大转弯。燃油车的退场,如今不仅仅是车迷们的茶余饭后谈资,而是成了全世界政府、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在面对的现实。

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把燃油车淘汰的时间表排上了议事日程。不是说有没有人愿意开油车,而是政策都不让你开了。欧洲议会拍板,2035年以后新车想加油?不存在了。中国海南岛干脆走在前头,2030年岛上新卖的车只有新能源可选。去年全世界一下子冒出来二十多项限油政策,谁还说燃油车没危机感,怕是睁着眼睛做梦。

当然,电动车能不能把燃油车拍倒在地,关键还得看技术有没有真本事。几年前,电动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续航、充电速度、成本高。可现在呢?一块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开一千公里,比很多油车都强。想充电?新技术十分钟能充八成电。以前买电车嫌贵,去年到今年电池成本直接掉了三成,特斯拉的马老板一句话甩出来:五年内新能源比燃油车还便宜。这不是画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趋势。

技术管够了,就看消费者怎么买账。过去油车是身份、是情怀,但年轻人可没这个包袱。前几年买车的九零后,有六成多直接投奔新能源阵营,燃油车成了老一辈的“回忆杀”。二手市场更扎心,油车贬值比电车还快,卖车的人都知道,行情说翻就翻。卖车的销售都直言不讳:“现在来看油车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五十岁往上的客户。年轻一代不仅不买,连感情分都不愿给。”

更别说那些只有新能源才玩得转的新把戏,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放在传统油车上基本是白搭。即便加点配置,体验感也永远追不上“天生智能”的电动车。智能化的浪潮直接抬高了门槛,燃油车想跟上,只能望尘莫及。

那是不是说燃油车很快会绝迹?事情也没那么绝。专业用车领域,比如工程、军警之类的特殊车辆,还有那些到现在充电桩都难找的偏远地区,燃油车还是照样有生意。至于资深车迷,或许以后收藏油车成了一种新时尚,毕竟物以稀为贵,老式大排量可能还真能混进豪车圈里当传家宝。

可日常生活中,大城市街头能看到的油车只会越来越少,未来还有什么人会耐着性子去找加油站?愿意为了一声发动机的轰鸣折腾自己?现在看还真成了少数中的少数。连加油站都开始改卖咖啡和食品,活生生要转型,谁也别说稳坐钓鱼台。

其实,别说普通车主,就是汽车行业里头的人也少有幻想。看看这两年新秀品牌一大堆,老牌合资车企左支右绌,有的卖不动了,直接削减油车产线,甚至关停整座工厂。不愿意顺应趋势的,市场早晚用脚投票。虽然油车有它的好,但世界已经转身了,谁也挡不住这股洪水猛兽似的新能源浪潮。

再说点老百姓关心的,电动车跑得远不远,充电慢不慢,电池安不安全?这都是前几年让大家犹豫的问题。现实是,技术涨得比白菜都快,谁还敢盲眼唱衰新能源车?现在买新能源车,城市里充电点遍地都是,不夸张地说大部分小区里都能找到,和找充电宝差不多方便。远途出行,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都快赶上加油枪了,电车主说跑长途心里就一个字——踏实。

就算偶尔有“电荒”,也属于极少数的极端情况,和燃油车几十年前偶发的油荒也本质无异。至于电池安全问题,技术改进已经让自燃、爆燃的概率大幅下降,市场反馈一清二楚,比司空见惯的机械故障还难得见一次。

油车的“黄金时代”不会马上消失,也没那么容易被集体遗忘。但人们最关心的,其实是钱包和体验。买得起、用得爽才是硬道理。电动车价格一降再降,补贴跟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愿意为“信仰充值”。和煤油灯、收音机、卡带播放器一样,燃油车注定是见证一个时代的产物,没必要因为情怀非要留他一席之地。

燃油车全面让位新能源,加油站加速转型的时代转折点已到-有驾

经营加油站的大佬们转型卖早咖啡,燃油车生产线明里暗里都在加速关停,新能源汽车厂商一个个撸袖子加油干。倒退十年,谁能想到燃油车会有今天?但世界就是这样,潮水退了还真看不清当初有多少人在裸泳。

现在的汽车行业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只是电池、电控系统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连软件和芯片公司都来了个大丰收。谁还记得当年三大件才是硬通货?时过境迁,车圈的江湖已经变了天地。

究竟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电动车?肯定不是。有那么些老家的车主,地广人稀、道路拥堵根本不是事,反倒是加油方便、维修便宜。还有些发烧友,哪怕电机再静音,听不见发动机那一嗓子心里就不痛快。这些小圈子会慢慢变得像收藏黑胶唱片、老款手表一样,成为小众中的大佬。不过,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变。

更厉害的是,新能源车厂商搞出来的智能驾驶,把“人车合一”的体验推向了新的高度。智能互联、远程升级、一键泊车……油车想学都难,技术壁垒摆在那里,不认也得认。油车老堵在八环外,电动车已经可以自个儿跑回家。不同年代的玩家用着不同的“法宝”,没什么好争高下的,谁用着顺手谁赢。

翻着全球各国的汽车销量报表,新能源车辆的增速都快要破天花板了。传统车厂的市场份额连年缩水,有的眼看就撑不住了。每一次产业升级,总有人断臂求生,有人逆势崛起。只不过,这次淘汰赛结束得更快,没给多少“缓冲期”。那些还死抱着老照片不肯放手的人,不是真的不明白,只是不愿承认世界已经翻了篇。

燃油车全面让位新能源,加油站加速转型的时代转折点已到-有驾

放眼全国,政策信号也是一路绿灯。各级政府都在砸钱搞新能源车推广,又是补贴、又是减税、又是基础设施硬上马。光是充电桩建设这一个环节,多少相关企业发了家?燃油车新政层层加码,你不着急也得着急。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这架马车还想往回拉,打死都不可能。

顺着这股风向,城市里的出行体验变了模样。嘀嗒一下叫个车,来的是静悄悄的新能源。“电车大军”日夜穿行,油车声浪慢慢成了怀旧滤镜。年轻人乐于追新,老一辈不舍旧情,时代的选择往往就藏在细节里。有人说见证了汽车百年的变迁,其实就是看市场怎么用脚投票——物美价廉又便利,谁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未来还会有油车吗?答案是肯定的。在部分特殊行业和极端环境下,油车的可靠性、应急性还是新能源无法替代的。可燃油车作为主流交通工具,地位早已动摇。“退市”进入倒计时,是政策把油车逼到了绝路,也是技术和市场携手把新能源抬上了牌桌。

汽车圈的“生死时速”,每一天都在加速。过去是“世界因你而不同”,现在是“不同决定了世界”。无数次改朝换代,潮流之下只有适者生存。历史的钟摆从来不会停摆,新的故事已在路上。

燃油车全面让位新能源,加油站加速转型的时代转折点已到-有驾

等哪天加油站真的变成了怀旧主题咖啡店,大街小巷充斥着嗡嗡作响的电驱大军,那该来的终究会来。至于你会不会怀念油车?可能只有夜深梦回、听见排气声那一瞬才会想起,曾经的主角,也不过是一段难忘的过往。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