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四辆无牌、两位掏不出证、一台“炸街”嚎得像在抢话筒。
9月1日这天,“3禁2必查”像比分写在大屏上,执法队领先,侥幸党心里发虚。
重要性不在新闻标题里,在回家那十分钟里,你愿不愿意把命交给一个头盔和一张号牌。
夜深的城北路口像临时搭了个口袋阵,铁骑从侧翼切进去,电子眼在后排盯人。
被拦下的哥们儿说“就两公里,还用这么整?”
两公里是嘴里的两步,法规眼里是两条线:无证不许骑、无牌不上路。
说完他自己也笑,像突然想起作业忘交。
白天翻资料时我把尺子摆桌上,GB17761-2018这根杠子一量,很多车的身份立刻变脸。
25km/h、55kg、400W,要有脚踏,这才叫电动自行车。
越过这条线,按机动车办,E证两轮、D证三轮、F是轻便,70周岁在多数地区还卡着上限,老爷子还真不是“越老越稳”。
午后蹲在路边和小刘抽了根烟,他是外卖骑手,数据背得比我熟:午高峰45单,红绿灯周期他能背出平均等候秒数。
限速线他拆了,说“赶时效,我又不飚”,语气像给自己请假。
我没讲道德经,直接算账:无牌上路20—200元罚款,记9分,可能暂扣;一顶合格头盔一百来块,能挡脑袋磕地那一下,ROI别算Excel,按命算。
开学第一周站过三次学校门口,孩子们背着包,车流像潮水灌进来。
16岁以下电动自行车不许骑,16到18不许载人,现场一拦,家长先急:“就这一段路。”
这一段路最容易出事,学校周边本来就是交管重点,未成年人违规基本是必查项,不是为了难为人,是怕小命太脆。
隔天跑去看“老年代步车”,四轮小盒子在小区门口缓慢挪动,车主说它不快,“拐着走”。
问题是大多数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常上牌绕不开,保险配套也跟不上。
个别地方给了备案临牌,还要C2或以上,能走是照顾,不是口子,别赌。
这轮“3禁2必查”的打法挺像4-3-3:定点卡口是后防,视频巡检是中场雷达,铁骑机动是前场逼抢。
盯学校、医院、商圈,盯早高峰和晚高峰,节奏快,覆盖准。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早就破3.5亿,摩托车这两年又回潮,事故曲线不可能靠祈愿往下掉。
跳回小区门口,阿姨骑着带筐的小电驴嗖一脚到28km/h,风把发尾吹乱,她回头冲我笑:这不就是自行车嘛。
不是,速度一越线,身份就变,走机动车道,买交强险,证件得跟上。
她愣了一下,像第一次知道身份证也有“变装”。
“处罚明确了”这句话在热搜上待了几天,真落到地面,是几件具体的小事。
非标电动车在过渡期要去交管备案,领临牌,不挂也上路,车可能被收走。
无证驾驶不止挨罚,关键是撞上了,责任像千斤顶,一点点顶到你家里头。
夜里八点,改排气的机车从街心窜过去,孩子哭醒,楼上骂人。
我喜欢机车,也喜欢睡觉,两个喜欢单挑,常输的是后者。
机车文化不靠“炸街”证明,周末郊区活动、赛道体验,比夜里吓人强多了。
说回心理这摊事。
侥幸这玩意儿甜得快,苦得慢,大家心里都明白。
给你一个小偏方:出门三件套,钥匙、头盔、证件,摸一遍再下楼;下个周末把登记预约好,拍两张证件照,生米熟饭。
等被拦才补,效率被罚款外加队伍消磨掉,何必呢。
城市层面还有欠账。
非机动车道经常断头,机非混行,右转让行总有人装作没看见,停车充电也麻烦。
执法是上半场,下半场要靠治理,把非机道补齐,学校门口的人车流线拉开,社区弄几个安全的临时充电点,登记窗口下沉到街道。
合规如果省力,偷懒的人就少了。
有人会问,三轮车算哪一类,怎么骑才稳妥。
国标之外的电动三轮如果速度和动力上去,基本都按机动车来,D证该考就考,走机动车道。
拉货请走合规的营运路径,别把人行道当自留地,摔一跤是自己,撞一下是别人。
插个小对话,来自路口那晚。
交警问:“有没有证件?”
骑手翻了半天掏出会员卡,自己也笑,“我真该去考了。”
我说快点,预约排队没你想得难,题库很友好,别被自己吓住。
信息多丢两条,给爱搜的人准备的SEO彩蛋:9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3禁2必查”,无证驾驶、无牌上路、违反交规严禁,未成年人违规和车辆改装必查;GB17761-2018把电动自行车的25km/h、55kg、400W和脚踏写得明明白白;E证D证F证分清,70周岁上限这条在多数地区有效;老年代步车多地难上牌,部分地方备案临牌也要C2;无牌处罚20—200元、记9分、可能暂扣。
我偏爱把这事当一场漫长的客场赛,天天踢,球权时有时无。
我们想赢,不靠蒙,靠把小细节打磨顺滑。
你也别客气,评论区把你的车况写清楚:非机还是机动,有没有踩过红线,哪个路口让你咬牙切齿。
要不这样,明天出门前摸摸那三件套,晚上回来告诉我,路上有没有少一次急刹。
也许就这一回,把命和规则按在一条线上,谁都不吃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