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选原厂件还是副厂件?4 点说清区别,新手不花冤枉钱

去修理厂修车时,很多车主都会被问:“要原厂件还是副厂件?原厂件贵但靠谱,副厂件便宜能省不少。” 一边是 “贵但安心”,一边是 “省钱但担心质量”,不少人纠结到头疼。其实原厂件和副厂件不是 “非好即坏”,今天用大白话讲透两者的核心区别,再教你分场景选对配件,修车不踩坑、不花冤枉钱。

修车选原厂件还是副厂件?4 点说清区别,新手不花冤枉钱-有驾
汽车原厂件和副厂件的区别

一、先搞懂:原厂件和副厂件到底啥区别?3 个核心点分清

很多人以为 “原厂件就是车企自己造的,副厂件就是劣质件”,其实不对,两者的区别主要在 “生产来源、质量标准、适配性” 这 3 点:

1. 生产来源:一个 “车企授权”,一个 “第三方生产”

原厂件:不是车企自己生产,而是车企找第三方厂家代工(比如博世、电装等),生产完贴上车企的 logo 和零件编号,只能通过 4S 店或车企授权渠道流通,相当于 “车企认证的正品”;

副厂件:是没有车企授权的第三方厂家生产的,可能是专门做汽车配件的工厂,也可能是小作坊,生产完贴自己的品牌,通过修理厂、汽配城等渠道卖,相当于 “非认证的配件”。

简单说:原厂件是 “车企贴牌的定制款”,副厂件是 “通用款或仿款”。

2. 质量标准:一个 “严到苛刻”,一个 “参差不齐”

原厂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车企的标准来(比如材质强度、使用寿命、适配精度),出厂前还要经过多重检测,质量稳定,和原车零件的匹配度能达到 99% 以上,比如换个原厂大灯,和另一侧的缝隙、亮度完全一致;

副厂件:质量分三六九等 —— 好的副厂件(叫 “品牌副厂件”,比如曼牌、马勒)质量接近原厂,但没经过车企认证;差的副厂件(叫 “小厂副厂件”)会偷工减料,比如用劣质塑料做保险杠,一撞就碎,或用低纯度金属做刹车片,踩刹车时异响还不耐磨。

3. 价格和售后:一个 “贵且有保障”,一个 “便宜但售后弱”

原厂件:价格通常比副厂件贵 30%-100%,比如一个原厂后视镜约 500 元,副厂件可能只要 200 元;但售后有保障,4S 店换原厂件会给 1-2 年质保,出问题能免费换;

副厂件:价格便宜,但售后参差不齐 —— 品牌副厂件可能有 1 年质保,小厂副厂件基本没质保,换完出问题(比如副厂电瓶用 3 个月就坏),修理厂大概率会扯皮,让你自己再花钱换。

二、分场景选:这 3 种情况优先原厂件,2 种情况选副厂件更划算

不是所有零件都要选原厂件,也不是所有零件都能选副厂件,根据 “零件重要性、用车需求” 选,才是最聪明的:

1. 这 3 种情况,再贵也要选原厂件,别省

安全相关零件:比如刹车片、刹车盘、转向机、气囊、悬挂摆臂,这些零件直接关系到开车安全,副厂件的材质和精度没保障,比如副厂刹车片可能磨不匀,导致刹车距离变长,或紧急刹车时断裂,宁可贵点选原厂,别拿安全赌;

核心功能零件:比如发动机活塞、变速箱齿轮、电瓶、大灯,这些零件影响车的核心性能,原厂件和原车匹配度高,能保证发动机、变速箱正常运转,副厂件可能适配差,比如副厂电瓶电流不稳定,会导致车打不着火,反而多花钱修;

还在质保期的车:如果车还在厂家质保期内(一般 3 年或 10 万公里),换副厂件可能会影响质保,比如换了副厂机油滤芯导致发动机故障,车企会以 “用非原厂件” 为由拒保,不如直接去 4S 店换原厂件,避免质保纠纷。

2. 这 2 种情况,选副厂件更划算,质量也够用

外观装饰零件:比如保险杠、后视镜外壳、车门把手、轮毂盖,这些零件不影响安全和性能,选品牌副厂件就够了,比如换个副厂保险杠,只要选材质厚实的,和原车缝隙对齐,用起来和原厂没区别,还能省一半钱;

易损耗小零件:比如空气滤芯、空调滤芯、雨刮器、火花塞(非核心型号),这些零件需要定期换(比如空气滤芯每 1 万公里换一次),选品牌副厂件(比如曼牌、博士的滤芯),质量接近原厂,价格却便宜 20%-30%,性价比更高,没必要花冤枉钱选原厂。

三、避坑指南:3 个技巧别被 “假原厂件” 忽悠,新手必看

很多修理厂会把 “副厂件当原厂件卖”,坑不懂行的车主,记住这 3 个技巧,能快速辨别真假:

1. 查 “零件编号”:原厂件都有唯一编号,能官网验证

原厂件的包装上会有车企的 logo,还有一串唯一的零件编号(比如大众的零件编号是 10 位数字),可以在车企官网或官方 APP 上输入编号查询,能查到 “适配车型、生产厂家” 就是真的;如果零件上只有模糊的 logo,没有编号,或编号查不到,大概率是假原厂件。

2. 看 “包装和做工”:原厂件包装规整,做工精细

原厂件的包装很规整,印刷清晰,没有错别字或模糊的地方;零件本身的做工也精细,比如塑料件没有毛边,金属件没有划痕,接口处光滑;副厂件的包装可能很简陋,零件上有毛边、划痕,甚至 logo 都歪歪扭扭。

3. 别信 “低价原厂件”:低于 4S 店价 50% 的,基本是假的

原厂件的价格有统一指导价,4S 店和授权渠道的价格相差不大,如果修理厂说 “原厂件比 4S 店便宜一半”,比如 4S 店卖 500 元的原厂大灯,他卖 250 元,别信,大概率是拿副厂件改了 logo,冒充原厂件卖,贪便宜只会吃大亏。

四、3 个注意事项:换件时别做错,避免后期麻烦

不管选原厂件还是副厂件,换件时这 3 个细节要注意,不然换完可能出问题:

1. 让修理厂 “出示配件包装”,别要 “散装件”

换件前一定要让修理厂拿出配件的原包装,确认是原厂或你选的副厂品牌,别要 “散装件”(没有包装的零件),很多散装件是翻新件或劣质件,用多久坏都不知道。

2. 保留 “换件凭证”,注明 “配件类型和质保期”

换完件后,让修理厂开收据或发票,上面一定要写清楚 “换的是什么零件、是原厂还是副厂、质保期多久”,比如 “更换原厂刹车片,质保 1 年”,后期零件出问题,拿着凭证找他,他就没法扯皮。

3. 别听 “修理厂推荐的‘升级件’”,按需选就好

很多修理厂会推荐 “比原厂更好的升级件”,比如 “副厂运动刹车片,比原厂刹车更灵”,其实这些升级件大多没必要,还可能和原车不兼容,比如升级刹车片太硬,会磨坏刹车盘,反而多花钱修,按自己的需求选原厂或普通副厂件就够了。

结尾互动:你换件时选过原厂还是副厂?

其实选配件的核心是 “分清零件重要性”,安全和核心零件别省,外观和易损件可以选副厂。你之前修车时,选过原厂件还是副厂件?有没有遇到过 “假原厂件” 的坑?或者你还纠结 “某个零件该选哪种”?#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