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丰田亚洲龙:蹲在10万档的“大个子”,到底什么路数?
车市最近跟菜市场一样热闹。上周逛四方路那片的老车行,看见门口停着几辆丰田亚洲龙,销售小赵嘴快:“现在这车都快跌到10万多,别说豪华,快跟锐志一个价了。”我一愣,印象里亚洲龙还是大B级、雷克萨斯ES那种挂点身份的车,怎么降到这水准?那天路上还听邻居老李在电梯里嘀咕,说自己侄子刚定了亚洲龙,觉得“这不就是便宜的ES嘛”。
小插曲:我记得18年刚上市的亚洲龙,谁家要有一台,在小区都能被保安多看两眼。现在有人管它叫“ES换标车”,其实有点道理。内部结构听维修师傅黑子讲,TNGA-K、GA-K,平台其实八九不离十,螺丝孔都一样;零件小章那两年在配件库干活,顺嘴说过共用率能到六成,省了不少事。朋友小钱那台ES,跑高速和亚洲龙没啥区别,轴距都差不多2870,亚洲龙车长4990,还比ES再多几个毫米,理论上还大一圈。
有意思的是,亚洲龙这轮降价并没把配置削成白菜。我去年借朋友的2.0L版用来赶婚宴,TSS2.0那个预警系统,高速上有突发加塞,提醒挺灵,老钱媳妇夸了句“这车挺细致”。全景天窗、座椅真皮做工还行,没ES那么软,够用就好。智能车机屏,倒车影像清晰度竟然比我家轩逸还高一丁点。这价格坐进来,不像10万能蹲到的待遇。
动力,不巧我也是开过的。2.0升自吸其实就是上班族的主力选择,本地出租司机老胡说:“就它那点马力,每天摁着跑,油耗也就6升出头。”平顺是有,激情肯定谈不上。双擎其实还是卖点,一辆车给你油的省心和电动的安静,本地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亚洲龙混动居然能百公里做到4.3升,维修师傅偷偷补充:“别光看工信部,实际市区混动版比自吸多省一杯奶茶钱。”2.5混动那套系统,峰值功率老黑说“快两百三十马力了,完全有劲儿”,但他说保养时间别拖,就怕混动系统小毛病你扔着不管。
油品方面也听车友群唠过,亚洲龙没那么作,92号散油就能伺候,油耗算下来市里通勤不到五毛一公里。去年我家表哥开着去一趟蓬莱,跑了1100多公里,最后加油没花多少,说是“比闹市里的电车还实惠”。
外观其实挺张扬,侧面线条一拉到底,年轻点的销售姑娘叫它“大溜背”,运动轮毂不过是个装饰,隔壁老王觉得并不是很适合五十岁出头的。后视镜自动折叠,冬天结冰也能加热,师傅嘴里那句“解放双手”的话没停过嘴。
上一页说过TNGA平台,师傅也乐呵:“丰田这一套发动机、变速箱,全球二千来万都卖下去了,想坏都难。”实际亚洲龙这车,身边几台都八九年了,也就轮胎、电瓶换过,别的真没见出过啥大毛病。想起车友群有人吐槽亚洲龙悬挂偏硬,过减速带有点“咚咚”响,但也没人真去专门查底盘了。
这车冷门配置也不是没有。老马说他那台有“隐私玻璃”和前后雷达,出厂配的不是选配,自己去外头贴膜的小贩还夸了一嘴“丰田这个玻璃,钢化厚”。群里王工自测隔音,时速一百时前排能正常谈天,但后排风噪还是有点,想完全静音就别想。亚洲龙还有空调花粉过滤器,厂里宣传过,阿姨家里有鼻炎小孩用过,确实好受些。
市场表现,三个月每月一万多单,按小赵讲,很多都是价格砸下来以后,裸车谈到十三万左右,手续办全刚过十万大关。和老凯美瑞对比,有人觉得凯美瑞保值,实际亚洲龙新款也很抗价,隔壁阿强前年买的到今年卖二手,损失也不算多。讲到销售内部八卦,小李喝酒的时候感慨:“亚洲龙这波降价,只是开始,明年再不涨油价,搞不好还能低一万。”至于雷克萨斯ES那档,都说是面子价,实际上硬件差距没几毛钱。
说到历史轶事,有人传亚洲龙是日本首都出租专用,靠谱得像“老皇冠”。其实国内用车圈流传段子,前几年有一台亚洲龙一连跑了八万公里,啥毛病都没有,有一次底盘蹭了还没掉漆。老修理工说:“丰田这块就是耐用,看你咋养。”
顺便带个车主养护误区:亚洲龙混动版如果长期低速短途,电池活性会降低,这不是官方说的,是我去年帮人问的修理师傅,他说偶尔上高速拉拉,反倒能延长寿命——跟老丰田混动一样,老化慢。
至于亚洲龙未来能不能稳住这价?微信群里老唐丢了个二手车平台截图,说最新一批库存还不多,怕是买早了真不能太踩底。朋友圈小甘说去年本地限牌一波过去,有人急冲亚洲龙,半年就换电车,留着一堆暖风滤芯和轮毂罩。保养小细节,亚洲龙用的电动尾门其实易坏,朋友家去年坏过一次,配件得订半个月。
最后讲点地头八卦:据说青岛大路那边的4S店,有一批亚洲龙其实是返修过的库存车,价低但里头有轻微整备痕迹,老司机去看都小心,只认新登记的车架号。二手流通里,一些老款亚洲龙已经往南方水库工地去了,跑长途全靠这一车油耗低。
亚洲龙卖到这价,说白了,就像小区六栋那边小夏说的:“这车,开十年也不怕,丢出去二手行情又不赖,修车师傅都说‘你挑不出毛病来’。”当然了,价格还会不会再跌?谁知道,除非哪天ES也能蹲到十几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