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

最近汽车圈里,尤其是关心新能源车的朋友们,可能都听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消息,那就是德国的大众汽车,好像突然想明白了,准备在中国市场搞个大动作。

事情的起因是,在欧洲的一个车展上,大众公布了一款叫ID.2的小型纯电SUV的设计图。

这车长得挺精神,有点像他们现在卖的ID.4的缩小版,车头的灯带和会发光的车标看着也挺时髦。

最关键的是价格,大众说这车在欧洲计划卖2万欧元起步。

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有驾

这个数字一出来,国内的网友们立马就炸锅了,大家纷纷拿出计算器开始算账。

2万欧元换成人民币,大概是十五万块钱。

可是懂行的人都知道,大众的车在咱们国内卖,向来比欧洲便宜不少,甚至有时候能便宜一半。

这么一算,这台ID.2将来在国内的售价,很有可能直接杀到十万块钱以内,甚至更低。

这就让人浮想联翩了,这不就是要直接对标咱们的国民神车比亚迪海鸥吗?

大众这个曾经的燃油车霸主,这次是真要放下身段,来和我们的国产品牌在最火的十万内纯电市场里拼个你死我活了吗?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来看看,大众这次拿出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车。

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有驾

这台ID.2 SUV,从尺寸上看,是个标准的小型车,车长四米多一点,轴距两米六。

这个大小,比我们熟悉的大众Polo要大一圈,但比ID.3要小一些。

官方的宣传语说得很有意思,叫“像高尔夫一样宽敞,像Polo一样便宜”。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这车虽然小,但空间设计得不错,后排坐两个成年人不会太挤,后备箱也能装下两个日常出行的行李箱。

对于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主要以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周末偶尔出门逛逛的家庭来说,这个空间是完全够用的。

它既有小车在城市里好开好停的便利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用性,不会让人觉得憋屈。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续航。

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这台车用的是一个功率90千瓦的电机。

这个数据听起来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咱们要知道,电车的提速和油车不一样。

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有驾

电动机的动力是瞬间就来的,所以即便功率数字不大,它在等红绿灯起步的时候,那种轻快的感觉,绝对能超过马路上大部分1.5升排量的家用车。

至于续航,它有两个电池版本,一个45度电,一个63度电。

按照大众在国内的一贯做法,很可能会主推那个63度电的大电池版本。

在咱们国家的CLTC测试标准下,续航里程标到500公里以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个续航水平,对于一台主要在城市里开的小车来说,基本上可以让你告别续航焦虑了,充一次电跑一个星期,妥妥的。

不过,要说这台ID.2最让人感到意外的,还是它的内部配置。

过去我们总觉得合资车,尤其是大众的车,在配置上有点“抠门”,很多时髦的功能都要加钱选配。

但这次大众好像彻底转性了,把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东西,一股脑儿全给配上了。

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有驾

车里有两块大屏幕,一个是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一个是12.9英寸的悬浮中控屏,而且还支持无线的苹果CarPlay和华为HiCar手机互联,用起来非常方便。

更厉害的是,像前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可以变三十种颜色的氛围灯,还有充电功率高达50瓦的手机无线充电板,这些在以前都是二三十万的车才有的高级配置,大众这次很可能都会给到这台小车上。

看得出来,大众这次是下了狠心,认真研究了咱们中国人的喜好,想用丰富的配置来打动我们。

说了这么多,最核心的还是价格。

它真能卖到比亚迪海鸥那个价位吗?

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

现在大众的ID.3,尺寸比ID.2大,平台也更高级,经过几轮降价之后,在国内的最低售价已经降到了11万左右。

而大众的燃油小车Polo,起步价在9万块。

那么,这台定位在Polo和ID.3之间的“电动Polo”,它的起步价定在8万到11万这个区间是非常合理的。

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有驾

如果上市以后,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大众再来一波优惠促销,最终把入门版的价格打到7万块钱左右,甚至喊出“6万9千9”这样的口号,也完全不是不可能的事。

要知道,现在市场上这个级别的销量冠军比亚迪海鸥,起售价是7.38万元。

如果大众真的推出一款挂着VW车标、配置拉满、续航扎实的纯电SUV,价格还比海鸥更便宜,那对市场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毕竟,“大众”这个牌子在很多老百姓心里,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依然是“德国品质”、“皮实耐用”的代名词,这份品牌影响力还是存在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大众想靠这台ID.2轻松打败比亚迪海鸥,也面临着几个非常现实的困难。

首先,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

按照大众的计划,这台车要到2026年初才能真正量产上市。

2026年,这听起来有点遥远。

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有驾

要知道,现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发展速度太快了,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

两年多的时间,足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等到ID.2真正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比亚迪海鸥可能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次,电池技术、智能系统说不定又有了新的突破。

到时候,ID.2今天看起来很香的这些配置,可能已经成了市场的标配,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其次,是成本控制上的巨大差距。

比亚迪为什么能把车卖得那么便宜?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掌握了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和生产环节。

从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到车里用的芯片,比亚迪大部分都能自己生产,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把成本压到最低。

这就像一个快餐店,不仅自己开店,连种菜、养鸡、做面包都是自己家的一样,成本自然比那些需要到处采购原料的店要低得多。

慕尼黑车展C位之争,十万内ID.2来袭,比亚迪海鸥迎战-有驾

大众作为一家全球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在成本控制的精细程度上,尤其是在中国本土,很难做到像比亚迪这么极致。

最后,还有一个品牌自身的问题。

虽然大众的品牌在国内依然有很强的号召力,但近年来,随着国产车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迷信“合资光环”。

大家买车越来越理性,更看重车辆本身的性价比、技术和体验。

“大众标等于高级”的观念正在被慢慢淡化。

ID.3的降价热销,一方面证明了大众愿意打价格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不降价,它的产品力已经很难直接和同价位的国产品牌抗衡。

所以,ID.2这辆车,可以看作是大众在电动化时代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和尝试。

它表明这位昔日的燃油车巨头,终于愿意低下高傲的头颅,认真学习和适应中国市场的玩法。

但它面对的,是像比亚迪这样已经跑在前面,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的本土选手。

这场对决的结果,现在还很难说。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件好事,有竞争才会有更好的产品和更实惠的价格。

至于大众的这把枪,最终能不能精准地打中目标,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