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大爆料!
车圈这场“价格战”的迷雾,终于被一串串冷冰冰的财报数据给撕开了!
你们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每天刷着手机,看着各种“降价促销”、“年度冰点”的消息,感觉整个汽车市场都快被“卷”出火花了?
尤其是一到年底,那股劲儿就更足了,好像不打个“价格战”就对不起自己似的。
但今天,咱们不聊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咱们就用最实在的半年报来“掰扯掰扯”!
特别是那句“为什么比亚迪真正大赢家是最不打价格战那家”,我一看,嘿,这不就是咱心里那点小九九嘛!
先来看咱们的“新能源一哥”——比亚迪。
2025年上半年,这数据,那叫一个漂亮!
销量214.04万辆,同比涨了三成多!
营收3025.06亿,也跟着涨了三成多!
这增长速度,稳得一批!
净利润155.1亿,还涨了百分之十三点多!
你们瞅瞅,销量和营收增长得几乎同步,这说明啥?
说明比亚迪的定价策略相当稳定,没跟着那些“卷王”们瞎起哄,人家卖的是价值,不是价格!
为啥人家能这么稳?
秘密武器就在这儿了:海外市场!
上半年出口直接干到47万辆,海外收入更是超过1350亿!
想想看,咱比亚迪的车开到国外,那可是“中国制造”的骄傲,国外人民对咱的认可度高,自然定价也就硬气。
单车售价稳定,利润自然也跟着“起飞”。
我跟你说,这就像你在国内买个包,跟你在巴黎老佛爷买,能一样价儿吗?
道理就这么简单!
再来看看比亚迪在研发上的投入,309亿!
同比涨幅超过五成!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简直是在为未来“囤积子弹”啊!
给国家纳税217亿,这胸怀,这格局,如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风范,给100个赞都不够!
人家这是实打实的高质量发展,不是靠“价格屠刀”硬抢市场。
再说其他几位“选手”。
吉利汽车: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营收1503亿,同比增长27%。
看起来也挺猛,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4%!
这就有点意思了,销量上去了,利润反而少了,这不就说明,为了冲量,可能没少在价格上“出血”吧?
研发投入71亿,同比增长21%,也算可以,但跟比亚迪比,总觉得少了点“孤注一掷”的魄力。
长城汽车:销量56.98万辆,同比增长1.81%,营收923.35亿,同比增长0.99%。
这增长速度,跟“挤牙膏”似的,稳是稳,但少了点激情。
净利润63.37亿,同比下降10.21%!
这又是利润下滑,看来长城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至于研发投入,去年104亿,今年上半年没公布具体数字,但从这销量和营收来看,估计也没往死里卷。
上汽集团:销量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营收2995.9亿,同比增长5.2%。
体量最大,但增速相对平缓。
净利润60.2亿,同比下降9.21%!
又是利润下滑,这说明即使是大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也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研发投入81.66亿,同比增长6.4%,这增速,嗯,不温不火。
广汽集团:销量75.53万辆,同比下降12.48%!
营收421.66亿,同比下降7.95%!
净利润更是直接亏了25.38亿,同比下降267.39%!
这一下滑,简直是“滑铁卢”啊!
研发投入37.89亿,同比增长16.55%,投入在增加,但回报… 哎,看来广汽的日子不好过。
小鹏汽车:销量19.7万辆,同比增长279%!
营收340.9亿,同比增长132.5%!
这新势力确实猛,销量和营收都翻了好几倍!
但,依旧亏损11.4亿!
研发投入41.9亿,同比增长48.6%,这是拼了老命在烧钱啊!
人家这是“不计成本,只求增长”,但什么时候能盈利,是个大大的问号。
理想汽车:销量20.39万辆,同比增长7.9%,营收562亿,同比下降1.8%!
销量增长,营收反而下降,这说明单车售价可能有所松动。
净利润17亿,同比增长3%,这利润增长就有点“挤牙膏”的感觉了。
研发投入53亿,同比增长10%,相对稳健。
零跑汽车:销量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
营收242.5亿,同比增长174%!
这增长速度,比小鹏还夸张!
而且,最关键的是,终于从去年上半年的亏损22.12亿,变成了盈利0.33亿!
这可算是“熬出头”了!
研发投入18.9亿,同比增长54.9%,这钱花得值!
长安汽车: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1.6%,营收726.91亿,同比下降5.3%。
销量没啥起色,营收还下滑了,净利润22.91亿,同比下降19.1%!
这日子,也挺煎熬。
研发投入32.8亿,同比增长12.8%。
东风汽车集团:销量82.4万辆,同比下降14.7%!
营收545.33亿,同比增长6.6%。
销量下滑,营收居然还增长了?
这有点意思,说明可能也在调整产品结构,或者在非整车业务上发力。
但净利润0.55亿,同比下降91.96%!
这利润,少得可怜,感觉就像“风中残烛”。
研发投入34.62亿,同比增长12.62%。
奇瑞汽车集团:销量126.01万辆,同比增长14.5%,营收2805亿,同比增长38%!
这营收增速,非常亮眼!
虽然没公布净利润和研发投入,但从数据上看,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这跟比亚迪的路子有点像,都是靠海外市场“搬回本”。
看到这儿,答案是不是已经呼之欲出了?
那些销量数字看起来很美,但利润却在“跳水”的车企,你们懂的,大概率是在“价格战”里“杀红了眼”。
他们可能销量上去了,但“赔钱赚吆喝”的滋味,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比亚迪,就像一个“定海神针”,在风浪中岿然不动。
人家不跟你玩虚的,就扎扎实实地搞技术、抓产品、拓海外。
309亿的研发投入,12万研发人员,这可不是一句“口号”能喊出来的。
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一种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如同“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蓄势待发!
至于那些新势力,虽然有几家增长迅猛,但普遍还在“烧钱”阶段,离盈利还有一段路要走。
这说明,在激烈的竞争中,光有速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所以说白了,这场“价格战”的背后,考验的是车企的综合实力,更是他们的战略眼光。
那些只知道降价促销,牺牲利润来换取短期销量的车企,就像在“饮鸩止渴”。
而比亚迪和奇瑞,他们选择了一条更难但更光明的路——用技术和品质说话,用海外市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想想看,当我们的国车能够在全球市场与那些百年老牌车企“掰手腕”,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超越,这该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
比亚迪的309亿研发投入,不是一个数字,它是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承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
那些在国内拼命打价格战的车企,有时候反而会指责别人“内卷”。
但看看数据,谁才是真正“卷”得最凶、却最不实在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真正的强大,不是靠压低价格,而是靠提升价值。
比亚迪做到了,奇瑞也在努力。
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中国车企,像他们一样,不畏挑战,勇攀高峰!
你们觉得呢?
在新能源汽车这场大浪潮里,哪些品牌才是你心中的“定海神针”?
又或者,你对这场“价格战”有什么看法?
不妨也说说你的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