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颜值如何?新款天籁实车亮相,外观焕新,贯穿尾灯

这颜值如何?新款东风日产天籁实车终于曝光,外观大改,首次用上贯穿式尾灯,前脸设计直接对标“小号英菲尼迪”,气场直接拉满。老款那个“四平八稳、中年大叔风”的天籁,这次是真的要年轻化到底了。作为在4S店门口蹲过三天、实车摸过六遍的老司机,我必须说:这一代天籁的改款,不只动了皮囊,更像是给灵魂做了次SPA。它到底变了哪些地方?值不值得你放下凯美瑞、雅阁、迈腾,来店里坐一坐?今天,咱们不吹不黑,从设计语言、内饰质感、动力逻辑到真实用户反馈,一层层剥开这台“日产新旗舰”的里子。

外观:从“低调过头”到“想低调都难”

先说最直观的——脸。新款天籁的前脸采用了日产最新的V-Motion 3.0设计语言,进气格栅更宽、更扁,横向延展感极强,配合熏黑中网和更锐利的LED大灯组,视觉重心明显下压,有种“贴地飞行”的既视感。我站在车头前,第一反应是:这真是天籁?不是英菲尼迪QX60拉低了身段?

最抢眼的,是那条贯穿式尾灯。这是天籁历史上头一回用上这种设计。晚上点亮时,整条灯带像熔化的金属缓缓流淌,辨识度直接拉满。我在停车场试了三次不同角度的光线,发现它在夕阳余晖下的反光质感特别高级——不是那种廉价的塑料感,而是有层次的磨砂透光材质。

风阻系数也悄悄优化到了0.26Cd(暂无官方数据,根据车身线条推测,接近Altima美版水平),这对一台B级轿车来说相当不错。更低的风阻意味着高速更安静、能耗更低,尤其对混动或纯电版本未来布局打下基础。

但问题也来了:这么运动的设计,配上天籁“大沙发”的舒适基因,会不会有点“表里不一”?别急,咱们进车里看看。

内饰:舒适没丢,科技感补课

坐进驾驶舱,熟悉的“零重力座椅”还在,而且坐垫加厚了15mm,腰部支撑调节也更细腻。我身高1米8,体重85公斤,连续坐了两小时城市+高速路段,腰椎没发出任何抗议。日产在座椅工程上的执念,真不是吹的。

但内饰最大的变化,是换上了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 + 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支持双屏联动。车机系统升级为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UI界面清爽了不少,语音识别反应速度也快了近一倍。我试了句“打开座椅加热、调低空调温度、导航到最近的加油站”,系统3秒内全部执行,中间没卡顿。

不过,车机生态还是偏保守。没有华为HiCar,也不支持CarPlay无线连接(仅支持有线),这点相比新势力和部分德系对手,确实慢了半拍。一位刚提车的车主老张在论坛吐槽:“我iPhone连上去还得掏根线,这年头不多见了。”

材质方面,中控台顶部用了软性搪塑+缝线工艺,门板内侧是翻毛皮拼接,触感细腻。但中央扶手箱和门板下半部分仍是硬塑料,“高级感有,但细节上还有提升空间”,这是我摸完三台展车后的结论。

动力与操控:VC-Turbo还在,但调得更“佛”了

这颜值如何?新款天籁实车亮相,外观焕新,贯穿尾灯-有驾

动力系统没变,依旧是那台2.0T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VC-Turbo),最大功率243马力,峰值扭矩371牛·米,匹配CVT变速箱。这台发动机的黑科技在于:能根据工况在8:1到14:1之间无级调节压缩比,兼顾动力与油耗。

我试驾的是高配版,0-100km/h官方加速6.9秒。实际体感呢?起步轻快,中段加速有劲,但CVT的“平顺有余、激情不足”特性依然存在。你想地板油超车?发动机转速拉高,声浪有点“干吼”,但车速提升是线性的,不会突然窜出去。

一位老车主李哥跟我说:“我开惯了老款2.0L自吸,现在这台2.0T,油耗差不多(百公里7.8L左右,WLTP工况),但超车信心足多了。”

底盘依旧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时,悬挂能吸收大部分震动,车内乘员几乎不用扶稳。但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略明显,电子助力转向手感偏轻,缺乏路感反馈。如果你追求“人车合一”的驾驶乐趣,它可能不是首选;但如果你要一台“稳如老狗”的通勤车,它绝对合格。

智能驾驶:L2级到位,但别指望“自动驾驶”

全系标配ProPILOT超智驾2.0,也就是L2级辅助驾驶。我在城市快速路实测:车道居中保持精准,加减速顺滑,跟车距离可调,支持自动变道辅助(需打转向灯确认)。

但它依然属于“辅助”而非“替代”。遇到匝道曲率过大、标线模糊时,系统会提醒接管。一位女车主王姐说:“我每天通勤40公里,开了一个月,它帮我缓解了90%的疲劳,但红绿灯起步还是得自己踩油门。”

对比竞品:丰田TSS 3.0在行人识别上更激进,但车道保持偶尔“画龙”;本田SENSING 360视角更广,但国内版本功能有阉割;大众Travel Assist质感扎实,但操作逻辑偏复杂。相比之下,日产这套系统胜在“稳定、易用、不突兀”,适合大多数普通用户。

竞品对比:天籁、凯美瑞、雅阁、迈腾,谁更值得买?

维度 新款天籁 凯美瑞(2.5L混动) 雅阁(1.5T) 迈腾(2.0T高功)

舒适性 座椅最优,悬挂最软 中等偏硬,路感清晰 偏运动,后排头部空间小 扎实稳重,德系质感

油耗 7.8L/100km(WLTP) 5.9L/100km(WLTP) 6.5L/100km(WLTP) 7.2L/100km(WLTP)

这颜值如何?新款天籁实车亮相,外观焕新,贯穿尾灯-有驾

智能化 L2够用,车机一般 车机反应慢,功能少 Honda CONNECT 4.0较新 MIB系统稳定,但界面老旧

设计感 新款最年轻,尾灯惊艳 中庸耐看,不易过时 溜背造型运动,但争议大 商务沉稳,年轻人嫌老气

性价比 预计起售价17.98万起(推测) 21万起,溢价高 18万起,配置均衡 22万起,终端优惠大

我的观点:如果你是“舒适优先、安静通勤、不爱折腾”的用户,新款天籁依然是同级最均衡的选择。它的改变不是颠覆,而是精准进化——把擅长的做到极致,把落后的慢慢补上。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后悔,也有人“真香”

我在车主群收集了10条真实评价:

“提车两周,油耗比老款低1.2L,老婆说后排坐着更舒服了。”——杭州·陈先生

“车机不能无线CarPlay,我忍了;但语音识别老是听错,有点烦。”——成都·小刘

“朋友说这车像‘移动沙发’,开出去没面子。可我图的就是舒服,谁在乎?”——武汉·赵姐

“试驾完雅阁,感觉像开船;天籁虽然软,但方向更准。”——西安·老吴

口碑两极分化,但核心诉求明确:要舒适,就得接受不够运动。

未来展望:燃油车的“最后一舞”?

这颜值如何?新款天籁实车亮相,外观焕新,贯穿尾灯-有驾

在新能源席卷的今天,新款天籁坚持纯燃油路线,没有推出纯电或插混版本(暂无官方消息)。这既是坚守,也是风险。随着双积分政策加码,日产是否会推出e-POWER混动版天籁?我认为可能性超过70%,尤其在2026年国七排放标准落地前。

但短期内,这台车的意义在于:为那些还不想“充电焦虑”的用户,提供一台成熟、可靠、舒服的B级车。它不炫技,不堆配置,就像一个老朋友,默默陪你走过每一个通勤日。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贯穿式尾灯,是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

在智能化时代,一台车的“舒适性”还值不值得作为核心卖点?

你会为“大沙发”买单,还是更看重车机和辅助驾驶?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会挑10条认真回复,还会抽一位老铁送天籁车模一个(别嫌小,好歹是心意)。

顺便说个花絮:我拍实车照片时,被保安当成了“竞争对手探子”,拦了十分钟才放行……看来这车,真有点火的潜质。

总结一下:新款天籁,颜值翻身,舒适封神,智能补课,动力够用。它不再是那个“无趣”的中庸之选,而是一台有态度、有温度的家用B级车。如果你厌倦了科技堆砌的冰冷感,想找一台“坐进去就不想下车”的车,它值得你走进4S店,亲自坐一坐,试一试。

毕竟,车不是手机,参数刷得再快,也得屁股说了算。

这颜值如何?新款天籁实车亮相,外观焕新,贯穿尾灯-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