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雅阁,跑了2万公里,卖11.8万?
诶,朋友,这个问题放在三年前,答案是“可以看看”。放在今天,这问题本身就有点行为艺术了。讲真,现在聊这个,就像在4090的发布会上,你掏出一个诺基亚问大家这个贪吃蛇打得快不快。不是说诺基亚不好,是时代变了,玩法直接被格式化了。
这台雅阁的基本信息,什么国六标准,什么白色外观,什么深色内饰,都对。配置表拉出来,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看起来也很性感。在当年,这套东西叫L2,叫智能驾驶,叫未来。但在今天,这些玩意儿,就像你爷爷的传家宝,一把象牙做的痒痒挠,有历史价值,但真要用起来,你会发现隔壁九块九包邮的电动老头乐都能给你挠出火星子。
过去我们怎么看雅阁这种车?中坚力量,B级车标杆,保值率的金钟罩铁布衫。买它图什么?图个安稳,图个大家见了都认识,图个三五年后卖掉还能换个不错的首付。这套逻辑,在一个存量市场里,是圣经。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你多夹一块肉,我多喝一口汤,很体面。
但现在呢?现在不是吃饭,是黑暗森林。最好的手段不是抢对方的饭,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你看现在的新势力,卷成什么样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是入门级的整活儿,现在是送你半个家。高阶智驾?人家直接跟你聊“通勤模式”,聊“无图开城”,聊得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觉得自己的科技被侮辱了。你这边本田的L2,车道居中保持,就显得特别朴素,朴素得像一门手艺。
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辆油车的中年人,真的,我现在看那些新能源的配置单,感觉自己像个刚出土的文物。我当年觉得有个天窗就能在兄弟面前横着走,现在人家直接给你搞了个星空顶,还能跟音乐联动,就问你怕不怕?你这个雅"压缩毛巾",曾经代表了中产出行的体面,在燃油车的黄金时代里遇水则发,膨胀得不行。但现在,新能源直接把总水阀给关了。
所以,11.8万,这个价格真的就非常微妙。它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说它贵吧,当年落地奔着20万去了,现在三年骨折,好像也合理。说它便宜吧,你添点钱,或者甚至不用添钱,能买到的新车,那个产品力,简直是另一个次元的闪电战。
我们来搞个思想实验。假如本田是个修仙界的老前辈,内功深厚,江湖地位尊崇。突然有一天,山门外冲进来一帮奇装异服的年轻人,不跟你拼内力,不跟你讲武德,人手一把加特林,见面就是一顿扫射,嘴里还喊着“九万九千八,大哥开回家”。你跟他说你真气浑厚,他说他子弹无限续杯。你说你轻功独步天下,他说他有任意门。
老前辈当场就道心破碎了,懂吗?心态崩了呀!
你这台二手雅阁,就是这位老前辈留在江湖上的传说。传说很好,但传说打不过加特林。它的保值率神话,就是建立在大家都遵守“武林规矩”的前提下的。现在规矩没了,直接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本田比作修仙老前辈,可能有点侮辱修仙的了,人家修仙的好歹不加价。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品牌玄学的力量。会买这个价位二手雅阁的人,他买的不是车,是一种惯性,一种“我懂车”的自我确认。他们对电车那一套“花里胡哨”的东西,是发自内心的鄙夷。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务正业。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激光雷达都好使。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要的,就是那种纯粹的、机械的、可预测的驾驶感,和那个大大的“H”标带来的情绪稳定。所以11.8万买个二手雅阁?疯了吧!但对于信徒来说,这是充值信仰。
但是讲真,如果就是图个省心,不想研究那些App,不想被车机OTA搞得一愣一愣的,这车……好像也行?你看,人就是这么矛盾。我最近在想,楼下那只流浪猫是不是又胖了,天天有人喂,日子过得比我都好。
所以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我的结论是,这根本不是一个值不值得的问题,这是一个“你活在哪个版本”的问题。
如果你追求的是最新的科技体验,是把车当成一个移动的电子产品,是享受那种“我比邻居的车领先一个版本”的快感,那这台雅柯就是工业时代的活化石,别碰,会变得不幸。
但如果你就是想买一个工具,一个你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开,去任何一个路边摊都能修,加什么油都不挑,不用担心今天续航是不是又虚了的工具。那么,它能过。
但能过,就是能过。
最后总结一下,这台雅阁面对的不是凯美瑞,不是天籁,而是整个时代的车轮。它没做错什么,它只是老了。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答案很简单:如果你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还活在上一个版本。而对于活在上个版本的人来说,答案永远是“值”。因为信仰,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
摊牌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