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领域,合资车常被不少人戏称为“杂牌车”。或许是受此观念影响,东风本田于去年强势推出全新子品牌“灵悉”。据其宣称,首款车型灵悉L将配备极为先进的智能座舱以及智驾系统。起初众人皆以为东风本田要大展身手,可现实的发展却似乎事与愿违。
灵悉L在今年9月26日正式面向市场发售。令人意外的是,新车仅推出了一款配置车型,官方给出的指导价为12.98万元。自上市后,其市场表现颇为惨淡。首月销量仅仅只有168辆,10月算是这款车目前销量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卖出了178辆车,到了11月,销量更是遭遇腰斩,只剩下32辆。如此销量,与许多车型一小时的销量相比都相形见绌。那么,灵悉L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呢?
首先,外观设计就备受诟病。或许是意图贴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喜好,灵悉L特意运用大量繁杂的线条对车身进行勾勒,试图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感觉。然而,实际呈现的效果却是整车美感缺失,车身比例也不够协调,总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怪异感与违和感。诚然,年轻人追求个性,但并非任何新奇独特的造型都能被他们所接纳。
看过外观,再来审视内饰。可能是考虑到年轻人普遍喜爱大屏幕,灵悉L在车内一次性装配了五块大屏幕,宣传时号称“五联屏”。但实际上,左右两块屏幕只是电子后视镜的显示屏,倘若将这两块屏幕排除在外,实际上也就是个三联屏。且不说许多人本身就不喜欢这种“带鱼屏”,灵悉L自身的屏幕设计也不尽人意。每块屏幕之间都间隔着宽阔的黑边,并且黑边的比例各不相同,这极大地削弱了车厢内的科技氛围,亮屏之后甚至还透露出一股廉价之感。
再者,科技感并非仅仅依靠堆砌屏幕就能营造出来的,最为关键的是车机系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灵悉L的车机搭载了芯驰X9U芯片,虽说号称算力可与骁龙8155芯片相媲美,但在该芯片知名度尚未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在许多人眼中,它就如同“杂牌”一般。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花钱去验证这套车机系统运行是否流畅。
在内饰和车机表现欠佳的状况下,灵悉L的智驾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车辆甚至都没有将L2级辅助驾驶系统作为标配,车主还需要额外花费20000元进行选装。即便选装了灵悉DRIVE智驾系统,也别对其智驾能力抱有过高期望。灵悉L既没有配备激光雷达,也未采用知名的智驾芯片,车辆仅仅能够实现诸如车道保持、并线辅助、自动泊车入位、前后方碰撞预警等最为基础的功能。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已经对这款车大失所望,然而它的槽点远不止这些。从尺寸规格来看,灵悉L定位为中型轿车,但其长宽高分别仅为4830/1845/1503mm,轴距是2731mm。说实话,这样的尺寸更符合紧凑型轿车的标准,轴距仅仅只比“本田凌派”长了1mm,轴长比也完全不符合纯电平台车型应有的表现。也难怪众多网友纷纷吐槽灵悉L是“油改电”车型,甚至是凌派的“换壳车”。
从动力和续航层面来看,灵悉L搭载的是功率为160KW的单电机,零百加速时间为6.9秒。在电池方面,匹配的是59.22kWh的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仅为520公里。这样的动力和能耗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只能说是处于中等水平。而且,缺少长续航版本也是灵悉L的一大显著短板。
综合来看,灵悉L似乎在各个方面都缺乏突出的优势。作为电车核心的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没有打造好也就罢了,其设计、空间、配置、动力以及续航表现均差强人意。如此一来,确实很难吸引消费者为之买单,月销量低至32辆也就不足为奇了。
合资品牌之所以在新能源领域被吐槽为“杂牌”,主要原因在于车企缺乏领先的技术,在配置和定价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国产车企。若想让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车企理应潜心钻研更为先进的技术,同时在配置和定价上比国产车更具竞争力,摒弃合资车的“高傲姿态”才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幻想仅仅简单地推出一个子品牌,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