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的广州丰田4S店,销售小李盯着电脑屏幕直摇头:“去年卡罗拉混动还要加装潢才能提车,现在8.98万开走! 有个大叔拿着2019年的购车发票来保养,一看现价差点晕过去,他当年落地16万的车,现在二手贩子只报5万。 ”展厅里,贴着“混动锋兰达8.98万起”的红色横幅随风晃动,像极了丰田最后的倔强。
一、从加价王到骨折价
曾经需要加价2万等半年的丰田,如今正上演“跳楼大甩卖”。 凯美瑞燃油版从17.18万砍到12.48万,混动版亚洲龙从27.98万暴跌至15.68万,就连SUV销量王RAV4荣放也杀进12.18万区间,比国产哈弗H6还便宜。 夸张的是威驰,这款曾被视作“保值神器”的小车,如今5.38万就能开回家,相当于打四折甩卖。
在山东某县城丰田店,库存车挤满了后院停车场。 “仓库里停着300多台卡罗拉,再不降价只能生锈! ”店长苦笑着翻开账本:7月只卖出41台车,还不到2020年旺季的零头。
二、崩盘背后
丰田的溃败早有预兆。 2025年1-7月,新能源车销量首次反超燃油车,552.4万辆的庞大数据背后,是比亚迪秦PLUS DM-i这类“价格屠夫”的狂欢,7.98万定价、免购置税、油耗3.8L,把卡罗拉逼到墙角。
狠的是配置碾压。 坐进12万的比亚迪宋PLUS DM-i,抬头显示、座椅通风、5G车机一应俱全;同价位的丰田RAV4荣放,中控屏还停留在“电阻触摸”时代,语音助手连“打开天窗”都识别不清。
北美市场还要惨烈。 丰田在美营收增长6.2%却巨亏211亿日元,被网友调侃:“卖得越多亏得越狠,这波是自残式清仓”。
三、安全牌与油耗牌
面对崩盘,丰田甩出两张底牌。 安全牌打得出其不意:全系标配7气囊+TSS 3.0智驾系统,凯美瑞甚至塞进10个气囊,碰撞监测距离拉到200米。 油耗牌直击痛点:锋兰达混动WLTC油耗4L,威驰低至5L,折算每公里油费仅0.26元。
在油价涨到8.6元/升的当下,这套组合拳确实戳中部分刚需。 上海网约车司机老陈算过账:开混动卡罗拉每月比燃油版省1800元油费,“三年就能省回4万差价,比买电车省心”。
四、傲慢的代价
降价背后,是丰田战略误判的苦涩代价。 当比亚迪2022年喊出“油电同价”时,丰田章男还在公开呛声:“电动车是伪环保! ”;当特斯拉用OTA升级收割用户,丰田4S店却忙着推销“车机升级套餐”,插U盘更新地图收费800元。
直到2025年,丰田才仓促启动自救,雷克萨斯国产化率提到95%,中国高管首次进入决策层,146亿砸向纯电工厂。 可惜为时已晚,今年7月燃油轿车销量TOP10中,丰田全军覆没,只剩轩逸和朗逸两根“独苗”。
五、谁该买? 谁该跑?
适合抄底的三类人浮出水面。 通勤族首当其冲,年跑1.5万公里以上的用户,混动版三年油费能省出一台五菱宏光MINI。 保值党也有理由出手:卡罗拉三年残值率仍超60%,比大众同级车高15个百分点。 保守派同样被照顾到:全车80%零件与雷克萨斯通用,修车铺老师傅闭眼都能换零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