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店里灯光有些暗,墙角那堆破催化器旁,老王一边抿茶一边念叨,“这三元催化器也怪精致,堵一次比挨刀还疼。”说话间,修理工小刘把刚卸下来的那一只拿过来,还真跟土豆塞井里似的,又黑又硬的积碳一层层,一点不夸张。
车底排气管里那截三元催化器,其实不少人根本没琢磨明白它具体干嘛。按厂里技师的说法,这玩意儿就是给尾气“洗脸”的,毒气转个弯就能成好空气。可时间长了,里头积碳、硫磷、甚至铅(听说北京那边偶尔还能遇到加油站掺假)都能把蜂窝口糊满,活脱脱下水道灌浆。
邻居老胡去年就是踩到坑——堵住以后车子油耗直奔10升,咋也拉不上坡。厂里师傅边修边骂:“三元堵了,发动机都喘不过气,你家车就像生病贴口罩,想快都快不了。”极端点的,发动机还真能烤糊了,机舱温度飙上天。
早些年有传说说每月清催化器,其实也分啥路况。车友群里老邢反复强调:市区天天行驶、老堵车、洗天天开空调等于温度不够,积碳烧不掉,三个月不修直接等着闹心。而像跑长途的司机——拉高速一下午,基本能自己烧个七八成,不用瞎操心。小区微信群有兄弟说,半年才清一次,稳得很。
当年我亲自试过用清洗剂,二百块一瓶,号称能溶“软性积碳”。加进油箱跑了一段,有点缓解,但依然没法弄掉那一坨死疙瘩。还是厂里师傅靠谱,上一套吊瓶雾化,三百做一次,基本清洁差不多。不过也不是万能,真堵死了大概率拆下来泡草酸,热心车友教配一比十泡上两小时。草酸是个东西,能把黑垢冲掉,可多泡几回催化器就脆得像爆米花,谁敢用谁心里都得有数。
有个冷门配置,头回听说,不少欧美车在催化器前后加了氧传感器,一堵立马报警,国内其实普及度还不高。听小赵说新款雷克萨斯自带自诊断,一堵就出故障码,省不少心。国产车型这块还是落后点,跑起来全靠撞运气。
平时养护也有门道。加油别贪便宜,楼下有位司机加过“神秘站”的廉价油,结果三元直接废了。还有那种长时间怠速,不少出租司机嫌麻烦一小时开空调轰着中性档,厂里师傅嚷嚷,“每月拉一次高速,不用花钱自己就干净了。”底盘也得留心,路上托地一下三元催化就裂,少一分防护多一分花钱。
聊起事故,去年西三环有辆老桑塔纳就因为三元堵塞,排气回压太高引发爆缸,修理费直接一万多。其实不少二手车商都见怪不怪,过户前第一步检查三元,毕竟尾气达标过不了,二手车直接砸手里。
第三代的老帕萨特和新德系车相比,三元配置其实有细节不同。听懂行师傅讲,帕萨特老款的陶瓷承载比较粗糙,现在普遍是贵金属涂层,寿命翻倍。新车用几年都不用动,经常是超过十万公里才做第一次深度清洗。
前阵子我去加油,顺嘴问销售小哥催化器这事,他白了我一眼:“省心点,加标号足的油,不用天天琢磨。”确实,勤快走高速就好了,反观邻居天天市内堵车,确实两三个月得动一动,不然情况挺难收拾。
最后说点真事,老王的第四辆车,去年刚修完三元催化,油耗“奇迹般”从10升多掉到了8.多,一年省下千八块油钱。那辆头年没过尾气检的旧捷达,清完三元不费吹灰之力过审,隔壁小区的大妈拿着尾气合格单来炫耀。这事儿吧,你看车底那截小件,其实和钱包老密切了——谁家车能省油过检又呼吸顺畅,背后就是这些小玩意儿在默默撑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