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或者说,拉到整个大出行领域,突出一个魔幻。你以为大家在造车,在搞运输,其实不是,大家都在集体修仙,只不过有的人练的是正道功法,有的人直接快进到了道诡异仙。就比如最近美国卡车圈出的那个事儿,简直是典中典,把所有高大上的行业报告和PPT都按在地上摩擦。
一个来自印度的老哥,2018年从墨西哥“闪现”进美国,身份黑着,英语基本靠比划,居然拿到了美国卡车驾照CDL,开着个十几米的大挂车在高速上玩起了“禁止区域原地掉头”这种极限操作。结果就是“砰”的一声,带走了一辆小车上三个人的性命。这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这事儿最骚的地方在哪?在于它像一个压缩毛巾,扔到水里,瞬间膨胀开来,把整个行业光鲜亮丽的底裤都给扒了。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安全,什么Euro NCAP五星碰撞测试,在这一刻都显得无比苍白。你技术再牛逼,你车上的雷达再多,你能算到一个压根看不懂路牌的司机,在一个绝对不能掉头的地方,给你来一个神龙摆尾吗?你算不了,算了这个季度的KPI就没了。
所以说,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特斯拉的FSD,也不在英伟达的芯片,而是在于如何精准识别并规避,那些在马路上随机刷新、行为逻辑完全无法预测的“老头乐”们,以及这位印度老哥这种“人肉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只要老哥操作骚,你的五星安全就是个笑话。这才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真实世界的体现,不是车企之间掀桌子,是现实生活把所有车企的桌子都给掀了。
这件事之后,美国人也悟了,不装了,摊牌了。开始疯狂查司机的语言能力,一查查出来三千多个“文盲”司机。移民局也下场了,在高速上搞起了“大围剿”,逮住125个非法司机,来自世界各地,堪称运输界的联合国。更离谱的是,有个老哥驾照上姓名一栏写的居然是“无名氏”,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比ETO还像个bug?
你看,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它不讲逻辑,充满了草台班子和胡搞瞎搞。
回过头来看欧洲那帮人,还在慢条斯理地搞什么NCAP卡车安全测试。奔驰Actros拿了五星,沃尔沃也卫冕了五星。是是是,你们最安全,你们的报告最好看。但这就像是两个修仙门派的内门弟子,天天在自家道场里比武,比得是剑招多么精妙,仪态多么优雅。结果门外一个练“血魔大法”的野路子,直接一板砖就把你护山大阵给拍碎了。
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三叉星徽,是它的品牌本身。它必须在所有纸面成绩上都做到最好,这是它的“道”。所以它拿五星是应该的,不拿五星才是新闻。但这重要吗?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对于物流公司老板来说,他可能更关心的是特朗普那个老哥突然“颠了”,要给进口卡车加25%的关税。
这个操作就非常“掀桌子”。大家都在墨西哥建厂,降低成本,玩得好好的。结果特朗普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时候,只有那个一直头铁、坚持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帕卡集团,也就是彼得比尔特和肯沃斯的老板,在旁边笑出了声。这不是商业决策的胜利,这是玄学的胜利。有时候你坚持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你多有远见,纯粹就是因为你头铁,结果风水轮流转,铁头功成了金钟罩铁布衫。
这跟奔驰发布新的eActros 400电动卡车是一个道理。你以为它在布局未来?不,它只是必须要做这件事。作为行业大哥,所有人都看着你,你不出电车,你的“人设”就崩了。所以它不仅要出,还要出得像模像样,一口气搞出40多种配置,搞出一个技术平台,让你觉得它“开窍了”。但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我作为一个跑运输的中年人,我可能更关心的是,这玩意儿充电要多久?冬天续航打几折?补贴好不好拿?
说到补贴,荷兰人就给我们上演了一出行为艺术。电动卡车补贴太火爆,申请人太多,预算一天就干没了。怎么办?官员们心态爆了,大手一挥:抽签!摇号!公平公正公开!讲真,我这种人,抽奖连一包纸巾都中不了,让我去摇号买卡车,我估计能摇到下辈子。这再次证明了,任何宏大的顶层设计,在落实到最后一步时,都可能变成一场荒诞的闹剧。
德国人那边更有意思,他们搞了一个32米长的“陆地贪吃蛇”,一辆牵引车拖着两个标准挂车,看起来威武雄壮,号称能降低30%的成本。结果呢?德国法律规定,你就算再长,总重也只能是40吨。这就坏了菜了,你让一个能吃两碗饭的大汉,只准他吃一碗,他浑身都是劲儿,但就是使不出来。所以这个32米的大家伙,最后只能拉一些特别轻的货,比如……压缩毛巾。写到这里,我都觉得有点魔幻了,德国人是不是对“效率”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所以最终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别信PPT。任何脱离了一线老司机真实需求的创新,都是在cosplay过家家。
相比之下,奔驰给Actros驾驶室加装一个上铺爬梯和储物柜,反而是我眼中最实在的升级。这玩意儿技术含量为零,但它解决了司机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痛点。以前爬上铺跟练跑酷一样,现在终于有了梯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奔驰在修仙之余,终于想起来看一眼凡间了。虽然之前一直吹嘘单人驾驶时上铺多好多好,但就是不给你梯子,让你自己练轻功,现在总算不装了,摊牌了,知道司机不是超人。
所以你看,整个商用车行业,就是这么一个割裂的、充满矛盾的世界。一边是高高在上的技术发布会、安全评级和环保叙事,它们在云端之上,构建了一个完美的、逻辑自洽的空中楼阁。而另一边,是高速上看不懂路牌的司机、为了省钱all in墨西哥结果被关税背刺的工厂、靠抽签决定命运的补贴、以及拉着一车空气跑的32米超级卡车。
哪边才是真实?都是。只不过,一个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另一个,才是它本来的样子。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没有过渡地带。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