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Hackney加油站那个早晨:途观车主刷走83欧元,绿牌比亚迪插枪4.7欧元走人,Reddit评论区瞬间被Made in China刷屏
德国AMS杂志跑了100公里混合路线,市区三成、城郊五成、高速两成,出发90%电量返回20%,实测油耗3.8L/100km,电耗9.1kWh/100km。按德国油价1.75€/L、公共充电0.35€/kWh算,合计成本0.29€/km,比同级柴油T-Roc低四成多。编辑在文章末尾算了笔账:5年10万公里能比油车省出7200€。有人在评论区留言:“差不多够买块劳力士水鬼了。”
这笔账或许是从06:40那个伦敦早晨开始的。Hackney区Shell加油站LED屏上滚着1.98€/L的油价,一辆挂绿牌的比亚迪Atto 2滑进充电桩车位。车主Tom插枪、接咖啡,等他回过神电量已经从30%跳到80%,账单4.7€。隔壁途观车主刚加满42升油,收银台刷走83€。Tom把仪表盘自拍发到Reddit,标题写的是:“90km纯电够我从市中心到卢顿机场来回两趟,今天全程没点火。”评论区炸开了,清一色的Made in China弹幕。
欧洲人大概是头一回发现,中国人说的“够用”似乎藏着些门道——把90km做成心理锚点,1020km综合续航藏在后面当保障。
那台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标着46.2%,活塞裙部用了低张力涂层,曲轴偏置8mm降低侧向力,压缩比做到16:1还能喝92号油。有德国工程师看完数据甩了句话:“这指标在大众内部可能要被标成EA888的下一代。”电控系统能在100毫秒内完成曲轴角调节,配合160kW驱动电机,发动机启动时间在测试工况里只占18%左右——差不多把“插混当纯电开”写进了程序。
电池这块没太多新鲜事,刀片电池大家都听过。只不过这回的18.3kWh电池包把“短刀”长度压到580mm,单节138Ah,循环4000次后容量或许还能保持九成以上。欧洲法规要求8年16万公里电池质保,这边直接给到10年20万公里,外加IP68防水测试视频在慕尼黑车展循环播放——把“安全”两个字做成GIF钉在展台大屏,多少有点用力过猛。
充电倒是挺实在。官方说30%-80%要28分钟,实测65kW峰值功率大概能撑到75%电量,之后阶梯降到40kW。有挪威博主把车拉到北极圈,-7℃环境下17分钟补进9.2kWh,相当于50km续航,视频播放量120万。电池温控用的双回路直冷加低电导率冷却液,电芯温差控制在3℃以内,欧洲冬天-10℃出门似乎不用太担心快充跳水。
车身结构这块,4310mm的车长做出30000N·m/°的扭转刚度,A柱B柱和地板纵梁用上1500MPa热成型钢,占比18.7%。白车身4300个焊点,52米激光焊缝,扭转刚度比标致2008高了近三成。Euro-NCAP预告测试里侧面柱碰B柱入侵量98mm,德国Auto Bild写:“中国人用钢材给小型SUV穿上了中世纪盔甲。”这话多少带点德国人的别扭夸赞。
空间倒是玩出了点花样。2620mm轴距不算长,但电池包厚度只有110mm,地板下沉40mm做出双层储物。后备厢400升能竖放24英寸行李箱,后排放倒后纯平1340升,塞两人份冲浪板没问题。副驾手套箱7.2升、门板1.5升、中控下方掏空6升,甚至把空调鼓风机后移20mm做出个4.3升“隐私抽屉”。欧洲姑娘把高跟鞋化妆包全塞进去,TikTok上#Atto2Magic话题播放破8000万。
声学包下了本钱。前门4.0mm双层夹胶玻璃、轮罩5mm声学毛毡、地毯18公斤EVA加PU组合,整车32处空腔隔断。英国Millbrook试验场60km/h粗糙沥青实测64.5分贝,沃尔沃EX30是67.8分贝。别小看3分贝,声学里每降3分贝能量减半。英国What Hi-Fi杂志调侃:“这台车让柏林之声变得多余。”
价格锚点打得也挺准。纯电版英国2.85万英镑,插混预估2.5万英镑,便宜3500€还能享受伦敦拥堵豁免和2%公司车税。比亚迪欧洲负责人在慕尼黑圆桌会上说:“我们想用90km纯电加1020km综合,打掉欧洲人‘第二台车必须柴油’的惯性。”现场有德国记者当场下订,理由直白:“一台车覆盖市区零排放加假期1200公里去意大利,比买两台车省15000€。”
明年伦敦街头,你猜头一个认出它的会是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