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Lafa5除了外观内饰配置与零跑B01一致,预售价高于零跑B01但实际表现并不突出,性价比依然存在争议

零跑Lafa5除了外观内饰配置跟零跑B01差不多,但预售价却比零跑B01高,怎么看都觉得不合理。其实我在店里看车的时候,没想到太多亮点,反倒觉得它的价格显示的高其实挺尴尬的。这让我不禁怀疑,零跑是不是不太善于定价?还是说觉得这款车的智能配置可以撑起更高的售价?但我观察了几个竞品,比如吉利星愿、极狐T1、MG4等等,7到10万的区间,差不多都能找到不少不错的选择。

不过说实话,这个价格区间的车型,销量都不算特别火爆。比如一万多块的比亚迪海豚,月销量都在几千台左右,零跑Lafa5要不是有B01在背后撑腰,也挺难找到市场突破口。重点是,实车感觉跟预期也差不少,做工略显粗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后备箱的电动开启声响挺大,开的时候手感像轻飘飘的,没有阻尼感;而且打开后,轻轻一碰,后备箱就会摇晃。这种细节,一看就觉得哎呀,廉价感。

零跑Lafa5除了外观内饰配置与零跑B01一致,预售价高于零跑B01但实际表现并不突出,性价比依然存在争议-有驾

再说车门,无边框的门设计,开合时显得轻盈,但感觉车窗玻璃在里面晃动,总有点异响,像是薄得不行的样子,没什么重量感。其实我一直挺在意乘坐的品质,也曾试过几辆卡钳内焊接,厚重的车门声让人觉得有点安全感。零跑Lafa5这个状态,让我有点担心它的用料。我理解,现在的汽车厂商都在追轻量化和成本控制,但不能以牺牲体验为代价。

额外打个比方吧,做工粗糙就像买菜的时候,菜刀锈迹斑斑,虽然还能用,但心里总会觉得不放心。你们说,零跑是不是在漂亮上下了点功夫,但在细节把控上吃了点亏?(这段先按下不表)

零跑Lafa5除了外观内饰配置与零跑B01一致,预售价高于零跑B01但实际表现并不突出,性价比依然存在争议-有驾

抗辐射的亮点还是挺明显。它的车机语音系统,虽然不全方位覆盖,但支持主副驾驶控制,后排也能操作,算是个亮点。我觉得这个设计挺人性化的——比如我坐在后排,没出声,也能调空调什么的。唯一不太顺心的,是识别方位偏差,常常把后排的我想关遮阳帘识别成副驾驶说的,搞得我都懵了。遮阳帘的调节支持任意位置,比如开启1/4或者关闭2/3,操作过程中还能暂停,挺智能。

车内的内饰倒让我有点意外,感觉比预期好。高配版用了翻毛皮,座椅和门板都用得挺讲究,硬塑料几乎没有。用料让我想到某些豪华车那种只用软性材料包裹的细节,小细节里带点我省点钱,但不能太低级的用心。坐进去空间也够大,我的身高170cm,后排还留有一拳的空间,腿也能动。一度在想,车的空间够用,舒适度还可以,但前排的腿部空间就偏小了,可能是为了让头部空间紧凑点。前排座椅的包裹感不错,侧翼够大,坐上去并不觉得散,能让人安心。

没想到零跑的激光雷达和续航,还是它的优势。有点硬件支撑出彩,虽然辅助驾驶表现一般,但硬件的支持让体验还算可以。其实650公里的续航这个参数,有点意外,赶上了中型车的续航水平。可能这个价格摆在那里,配置和续航不成正比——因为,硬件成本,确实不便宜。——这让我想,零跑是不是太看重技术硬实力,忽略了性价比?

零跑Lafa5除了外观内饰配置与零跑B01一致,预售价高于零跑B01但实际表现并不突出,性价比依然存在争议-有驾

那你会不会觉得,650公里的续航其实像是浪费了?用生活比喻好了,它就像搞装修,一堆材料、大把预算,最后却只弄出个还行的效果。其实我估算了一下,百公里续航成本,大概在1.2元左右,算算油耗对比,纯电的优势就直观多了。至于二手保值?估计也跟配置有关吧,不到一年二手市场的折价率,可能在20%-25%,和百公里的实际使用成本比,还算合理。

谈到价格,我一直觉得比市场平均水平高点没问题,但这次它的贵得有点离谱。难怪我朋友直呼真是贵到没法说。打个比方,像这个价格,我倒觉得它更像是打了个折的豪华车,但它真正硬实力还不足以撑起这个身价。

零跑Lafa5除了外观内饰配置与零跑B01一致,预售价高于零跑B01但实际表现并不突出,性价比依然存在争议-有驾

对比同价位的竞争对手,我发现它们的配置其实也不差,比如ID.3、海豚、萤火虫,都在续航、空间和用料上各有千秋。零跑Lafa5的优势在于智能化,但显然,硬核体验还需要提升。你有没有觉得,不少用户其实更关心用着顺不顺手?而不是看它的电子东西多高大上。

总的来说吧,我觉得零跑就是走性价比路线的。价格一直是它的杀手锏,现在反而变成了高于同行的标签。要我说,要合理定位,低一点的定价,比如7.98万起,把续航控制在500公里以内,会不会更合理一些?这样更符合它的实际体验,也不会让人觉得又被坑了。

零跑Lafa5除了外观内饰配置与零跑B01一致,预售价高于零跑B01但实际表现并不突出,性价比依然存在争议-有驾

嘴上这么说,但我心里其实也藏着个疑问:零跑会不会在走中庸的路线上越走越迷?或者它想走高端,但又没太足够的硬实力支撑?毕竟,汽车市场这条路,走得再远,总得脚踏实地。你怎么看,650公里续航对像你来说,是不是有点浪费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