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各位老铁,咱今天先不说车,先聊聊“审美疲劳”这码事。
就现在,你把我眼睛蒙上,随便丢到一家新能源车商场里,我解开眼罩估计都分不清自己在哪家店。
前脸不是贯穿灯带,就是眯眯眼,内饰不清一色地给你糊上一块恨不得比你家电视还大的屏幕,好像没这玩意儿就证明不了自己通了电似的。
说真的,这股“科技风”都快刮成“龙卷风”了,把所有车都卷成了一个样。
就在我以为这15万级别的纯电SUV市场,以后就是“俄罗斯套娃”大赛的时候,领克Z20这小子,揣着手,跟个没事儿人一样溜达了进来。
你第一眼看这车,八成会觉得“就这?”
。
没错,它不炸裂,甚至可以说有点“性冷淡”。
没有那种龇牙咧嘴的夸张线条,也没有闪到你眼花的镀铬条。
整个车身光溜溜的,就像一块被溪流冲刷了很久的鹅卵石。
官方管这叫“第二代都市对立美学”,嚯,这名词儿整的,比我大学论文题目还高级。
说白了,就是一种克制的帅,一种“懒得理你”的高级感。
这种感觉就像你身边那种穿基础款白T恤都比你穿一身潮牌还好看的朋友,气不气人?
风阻系数0.25Cd,这数字背后,我仿佛看到了工程师们成片成片往下掉的头发,就为了抠出那零点零几的能耗。
但这车啊,你可千万别被它那副“佛系”的外表给骗了。
它骨子里,就是个“西装暴徒”。
我刚坐进去那会儿,还在咂摸着那个14扬声器的哈曼卡顿音响听人声是不是真的毒,脚下油门就那么轻轻一带……下一秒,我后脑勺就跟座椅头枕来了个亲密接触。
整个人被一股蛮力死死地按在座位上,窗外的景色“唰”地一下就变成了动态模糊的背景板。
官方给的5.3秒破百,那真不是在跟你开玩笑。
这感觉太分裂了,外面看着像个文静书生,动起来简直就是短跑特长生附体。
这种反差萌,谁顶得住啊?
这一切的底气,都来自于它那个原生浩瀚纯电架构和一台250kW的后驱油冷电机。
欸,听见没?
“后驱”!
在现在这个前驱车为了省成本都快一统天下的时代,领克还坚持在一台紧凑级SUV上用后驱,这份“倔强”,我得给它点个赞。
这不仅仅是为了直线快,更是为了弯道里的那份从容和乐趣。
那种车尾带着一点点不安分,但又被你牢牢掌控在手心的感觉,开过的人都懂。
配上那个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悬架,整个底盘给我的感觉特别“整”,过坎儿的时候干脆利落,高速并线的时候支撑又很到位,有那么点欧洲小钢炮的味道了。
当然,光有“武功”还不行,这年头的车,还得有“脑子”。
车里那块大屏搭载的LYNK Flyme Auto系统,是魅族团队操刀的。
有一说一,流畅度确实是第一梯队的水准,操作逻辑也很像手机,基本上手没啥难度。
那个叫“百变灵动中岛”的设计,就是扶手箱那块儿能让你自己组合,有点意思,像是乐高积木,满足了那么一点点DIY的欲望。
但问题也来了,当你的车能帮你导航、放歌、开空调,甚至还能在你累的时候陪你聊天,我们作为驾驶者,是不是正在被技术“惯”得越来越懒?
智能,到底是为了辅助驾驶,还是最终会取代驾驶的乐趣?
这事儿,值得琢磨。
安全这块儿,领克向来是不含糊的,81.62%的高强度钢占比,7个安全气囊,跟个移动堡垒似的。
至于续航,61.47度的电池跑530公里,不高不低,够用。
但它的杀手锏是那个4.5C的闪充,宣传说充15分钟能跑370公里,这要是真的,那基本上就告别续航焦虑了。
以后出门,可能也就是喝杯咖啡的工夫,车就“满血复活”了。
所以,这领克Z20到底想干啥?
它好像没打算跟那些“卷王”们去死磕空间、死磕配置,它更像是在筛选它的“同类”。
那些在大城市里默默打拼,有自己的审美坚持,不爱随波逐流,内心又有点小闷骚的年轻人。
他们买车,不仅仅是为了代步,更是为了寻找一种身份认同,一张能代表自己的名片。
这张名片上写的不是“我有钱”,而是“我懂”。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领克Z20用一种低调雅致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它就像一杯手冲咖啡,而不是一杯加满糖和奶油的网红特调,懂的人自然会爱不释手。
那么,你会是那个懂得品味它的人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