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加入战场,PK宝马X5问界M9,互联网营销能否逆袭?

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了。

主角是咱们都熟悉的那个豪华品牌——奥迪。

说起奥迪,还有宝马、奔驰这些品牌,大家印象里是不是都觉得它们挺高冷的?

你去他们4S店里看车,销售顾问往往都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透着一股“我们不愁卖”的自信。

奥迪加入战场,PK宝马X5问界M9,互联网营销能否逆袭?-有驾

你要是敢当着他们的面提一下竞争对手的车,比如在奥迪店里说宝马X5怎么怎么样,搞不好还会收获一个不太友善的眼神。

这种品牌自带的优越感,过去十几年里似乎已经成了豪华车市场的常态。

但是,就在前两天,奥迪自己亲手打破了这个传统,办了一场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活动。

这件事的起因,是奥迪为自家销售人员举办的一场内部培训会,主题是关于新款奥迪Q7的。

按理说,这种培训就是讲讲车的新功能、新亮点,教销售怎么更好地跟客户介绍,多卖几台车,本来没什么特别的。

可奥迪这次偏偏不走寻常路,在活动现场设置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道具——一个特制的滑轮组。

这个装置是干什么用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把车开上去,四个轮子底下有三个会被架在可以自由滚动的滑轮上,只有一个轮子能实实在在地踩在地面上。

这就好比一个人一只脚踩在坚实的地上,另外三肢都踩在滑板上,看你能不能靠这一只脚的力量站稳并且往前走。

这个测试,考验的就是一辆车四驱系统的极限脱困能力,看它能不能在极端情况下,把全部动力都精准地输送到唯一有抓地力的那个轮子上。

测试一开始,主角奥迪Q7首先登场。

大家都知道,奥迪的看家本领就是Quattro四驱系统。

只见这台Q7开上滑轮组后,驾驶员轻踩油门,车轮只是轻微地空转了一下,你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挣扎,车载电脑系统瞬间就做出了判断,立刻锁止了那三个打滑的车轮,把动力稳稳地传递给了唯一接触地面的那个后轮。

奥迪加入战场,PK宝马X5问界M9,互联网营销能否逆袭?-有驾

整个过程非常流畅,车子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开了过去,显得从容不迫。

现场的奥迪销售们看到这一幕,估计心里对自家产品的信心是瞬间爆棚。

然而,精彩的部分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奥迪把老对手宝马X5也请上了这个舞台。

宝马X5的xDrive四驱系统在业内也是鼎鼎大名,可是在这个有点“不讲理”的测试面前,它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车子开上去后,打滑的轮子一直在疯狂空转,车身来回晃动,就是找不到着力点,动力无法有效地分配出去。

折腾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能靠自己的力量开出来。

尴尬的场面出现了,现场工作人员不得不找来三位成年男士,在车尾使劲推,才帮助这台X5脱困。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奥迪还把咱们国产新能源的明星车型问界M9也拉了过来。

问界M9作为一款主打智能和舒适的电动车,面对这种纯粹考验机械素质和差速锁止能力的物理难题,表现得就更加吃力了。

最后,需要一大群人围着车子,连推带搡,才勉强把车挪动。

这件事传出来以后,很多人都感到困惑。

奥迪这是怎么了?

奥迪加入战场,PK宝马X5问界M9,互联网营销能否逆袭?-有驾

一个有着百年历史、向来自诩优雅和科技的豪华品牌,怎么会用这种近乎“贴脸开大”的方式,公开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测试呢?

这不都是那些为了博眼球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才用的招数吗?

奥迪放下身段这么做,背后到底图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两个字:销量。

或者说,是为了生存和未来的发展而感到的巨大压力。

想当年,奥迪Q7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是何等的风光。

2006年,第一代Q7可以说是豪华SUV市场的王者,销量力压宝马X5和当时的奔驰ML级。

那时候,一台高配的4.2升排量的Q7,甚至能卖到150万元的天价,而且还要加价排队才能买到。

可如今的市场早已物是人非。

根据最新的销售数据,今年前八个月,奥迪Q7在中国的总销量只有五千多台,平均下来每个月卖出去的数量还不到700台。

这个数字,甚至比不上一些热门国产新势力品牌一个周末的销量。

价格方面也是一落千丈,当年百万级的梦想座驾,现在2.0T的入门款已经降到了四十多万,就连动力更强的3.0T版本,终端售价也只要五十万出头了。

这种销量和价格的双重下滑,让曾经的王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奥迪加入战场,PK宝马X5问界M9,互联网营销能否逆袭?-有驾

当品牌光环不再能直接转化为订单时,就必须拿出点真刀真枪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了。

这次看似“粗暴”的对比营销,正是奥迪在巨大压力下做出的一次主动求变。

它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懂的都懂”的含蓄沟通方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直接、更具冲击力的方式,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Quattro四驱,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它想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在机械性能和全路况适应性这个传统汽车的核心领域,我奥迪依然是标杆。

当然,仅仅守住自己的传统优势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游戏规则已经彻底改变了。

以华为、理想、蔚来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用全新的思路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好车”。

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过去的发动机排量、品牌历史,转移到了智能座舱的流畅度、智能驾驶的可靠性、以及“冰箱、彩电、大沙发”带来的舒适性体验上。

在这一波智能化浪潮中,传统豪华品牌显然是慢了半拍。

奥迪显然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这次主动学习“互联网营销”只是第一步,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它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拥抱智能化。

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奥迪已经正式宣布和华为进行深度捆绑合作。

这意味着,奥迪不仅要守住自己的机械优势,还要补上智能化这块短板。

就在不久前,上汽奥迪推出的新款A5L和一汽奥迪即将上市的Q6 e-tron,都已经明确将搭载华为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和激光雷达。

这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奥迪希望借助华为在智能科技领域的顶尖实力,结合自己百年的造车底蕴,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目标就是成为传统豪华品牌里智能化做得最好的那一个。

所以,这次公开“PK”宝马和问界,既是一次对自身实力的展示,也是一次向市场发出的宣言:那个曾经的王者,正在努力学习新的游戏规则,准备重新回到牌桌的主导位置上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