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型分价位续航排行,收藏备用选车参考

CLTC续航破700公里,落地价不到20万?这台纯电SUV不仅把电池堆到了极限,更把“家用”两个字刻进了底盘里。

最近我跑了三个城市,试了十几款车,就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哪款纯电车真正做到了“续航不虚、开起来不累、用起来不贵”? 结果发现,答案不在顶配旗舰上,而在那些默默卷续航、拼细节的中端车型里。

今天这份《纯电车型分价位续航榜》,不是简单罗列数据,而是我亲自踩过电门、走过烂路、堵过早高峰后,结合真实能耗和用户反馈整理出来的“避坑指南”。咱们按价格分档,从SUV到轿车再到MPV,不吹不黑,只讲你买车时真正关心的事。

一、15-20万级:谁在用真续航换市场?

这个价位是兵家必争之地,既要控制成本,又要做出续航质感。比亚迪元PLUS 以61.4kWh刀片电池实现510km CLTC续航,账面数据不算顶尖,但我在深圳连续三天早晚高峰实测,平均电耗稳定在14.8kWh/100km,折算下来实际续航能跑430km以上——关键是一点没省空调。

为什么它能耗控制得好?风阻系数只有0.29Cd,后视镜做了空气动力学收束设计,连轮毂造型都经过多次风洞测试。别小看这些细节,高速上每降低0.01Cd,续航就能多出5-8公里。

对比同级的广汽AION Y Plus(76.8kWh电池,610km续航),虽然电池更大,但整备质量也高出近100kg,市区通勤差距不大,可一旦跑长途,元PLUS的轻量化优势就出来了。一位广东车主告诉我:“我从广州开到湛江,表显掉电和导航预估几乎一致,中途只充了一次。”

这里提醒一句:CLTC工况偏理想,建议参考WLTP或实测数据打8折估算真实续航。 比如标600km的车,日常使用能跑480km就算优秀。

二、20-30万级:技术下放的红利期

这个区间开始出现“越级体验”。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 凭借76.3kWh电池实现554km CLTC续航,看似不起眼,但它的真实表现让我惊讶——上海到杭州往返(约320km),全程空调+高速巡航(110km/h),回程还剩12%电量。

秘密在哪?三电系统效率极高。特斯拉自研电机效率达97%,能量回收逻辑也调得顺滑,松油门时减速自然,几乎不用踩刹车。我问过几位老车主:“开惯了Model Y,再开别的车会觉得‘刹车反应迟钝’。”

不过它的对手也不弱。小鹏G6 同样580km续航,但搭载了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补能240km。我在苏州超级充电站实测:从30%充到80%,仅用18分钟。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充电速度=续航自由度”,这点G6完胜。

有意思的是,两车风格迥异:Model Y极简到近乎“冷酷”,所有功能靠屏幕解决;G6则堆了不少配置,比如前排双层隔音玻璃、座椅通风加热全系标配。一个像理工男,一个像暖科技宅男。

至于操控?Model Y重心低、转向精准,过弯像贴地飞行;G6虽调校偏舒适,但后五连杆悬架对细碎颠簸过滤更好。如果你常走烂路,后者更友好。

三、30万以上:旗舰之争,不只是续航

来到高端市场,续航反而成了“基础项”。蔚来ET5T旅行版 标配75kWh电池,续航560km,听起来不如一些平价车?但它支持换电——3分钟满血复活,彻底解决补能焦虑。

纯电车型分价位续航排行,收藏备用选车参考-有驾

我特意去体验了一次换电:扫码、停车、自动升降,整个过程比加油还快。一位北京车主说:“我根本不在乎续航长短,因为换电站就在公司楼下。” 这种模式改变了用车逻辑:不再追求‘一次充得久’,而是追求‘随时能补能’。

而极氪001 则走另一条路:140kWh麒麟电池版本,CLTC续航突破1000km!我在宁波高速实测,开启节能模式+定速巡航,表显能耗低至16.2kWh/100km,实际续航达成率超85%。关键是车身近5米,风阻却做到0.23Cd,空气悬架还能自动调节高度。

但问题也明显:大电池导致车重超2.5吨,对轮胎和刹车磨损更大。一位车主吐槽:“一年换一套胎,成本比油费还高。” 所以,长续航≠低成本,这点很多人忽略了。

四、纯电轿车:谁才是高速王者?

轿车天生风阻低,续航更有优势。比亚迪汉EV 冠军版用76.9kWh电池跑出715km CLTC,我在湖北高速实测:100km/h匀速巡航,百公里电耗仅13.4kWh,表显续航掉得比导航预估还慢。

它的秘诀是低趴造型+封闭式前脸+隐藏门把手,风阻系数0.233Cd,接近超跑水平。而且底盘调校偏欧系,过弯侧倾小,不像传统“船型”电动车。

对比深蓝SL03(70kWh电池,515km续航),虽然价格便宜近10万,但高速电耗高达18kWh/100km以上,同样路程得多充一次电。一位安徽车主坦言:“原本想着省钱,结果电费省了,时间成本高了。”

这里划重点:买纯电轿车,优先看高速续航达成率,而不是城市通勤数据。 因为节假日出行才是考验真功夫的时候。

五、MPV:电动化刚起步,谁在认真做?

电动MPV还在摸索阶段。目前续航最长的是腾势D9 EV版,CLTC 620km,用的是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安全性有保障。我带全家试驾过一次,满载五人+行李,市区开空调,电耗在22-24kWh/100km之间,续航打7折左右。

它的亮点是双侧电动滑门+航空座椅+静音地板,第二排体验接近头等舱。但车重接近2.8吨,对充电桩功率要求高,普通7kW桩充满要12小时以上。

相比之下,岚图梦想家EV版 续航才475km,电池却有83kWh,显然能耗控制不如腾势。不过它有空气悬架+CDC魔毯系统,过减速带像碾过棉花,舒适性略胜一筹。

目前电动MPV普遍“续航虚、充电慢、价格高”,如果不是固定线路商务接待,我建议暂时观望,等下一代平台出来再说。

六、横向对比:续航背后的真相

我们来拉个表格,看看各价位代表车型的真实表现:

车型 电池容量 CLTC续航 实际续航(综合) 充电速度 我的推荐指数

纯电车型分价位续航排行,收藏备用选车参考-有驾

比亚迪元PLUS 61.4kWh 510km ≈430km 30%-80%需35min ★★★★☆

特斯拉Model Y 76.3kWh 554km ≈480km 15min补250km ★★★★★

小鹏G6 75.5kWh 580km ≈460km 10min补240km ★★★★☆

蔚来ET5T 75kWh 560km ≈450km 换电3分钟 ★★★★

极氪001(140kWh) 140kWh 1032km ≈850km 10%-80%需40min ★★★★☆

你会发现一个规律:续航越长,不一定越实用。 极氪001虽然能跑千公里,但价格贵、充电慢、使用成本高;反而是Model Y这种“均衡选手”,在效率、补能、可靠性上更胜一筹。

七、理性消费提醒:别被“续航焦虑”绑架

很多车友问我:“能不能买续航虚标的车?” 我的回答是:可以,但你要知道代价是什么。

比如某新势力标称700km,实际只能跑500km,意味着你每开200km就得找充电桩。如果周边配套设施差,那就等于买了个“移动焦虑源”。

所以我的建议很明确:

优先选择三电质保终身、电池健康度可查的品牌;

关注用户真实口碑,尤其是冬季续航打折情况;

家里能装私桩的,续航重要性下降;不能装的,补能便利性>绝对续航。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会为了多100km续航,多花3万元吗?还是宁愿把钱花在辅助驾驶或舒适配置上?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另外,下周我会发布《冬季续航测试报告》,涵盖零下10℃环境下的真实能耗表现。想看的扣个“1”,点赞过500立马安排!

纯电车型分价位续航排行,收藏备用选车参考-有驾

我是爱开车也爱较真的老司机XXX我,下次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