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月31日的最后一班列车驶入终点站,2025年长三角铁路暑运圆满收官。62天内累计发送旅客1.84亿人次,这个数字不仅打破了历年记录,更折射出长三角地区蓬勃的经济活力和旺盛的出行需求。
2025年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长三角铁路系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客流总量达到1.84亿人次,同比增加600万人次,增长3.4%。其中8月16日单日发送旅客375.8万人次,创下暑运单日发送量最高纪录。货运同样表现不俗,共发送货物88万车,货重3692万吨,同比增长9.4%。
旅客流向呈现出明显的双流向特征:跨区域长途出行和区域内短途出行均呈现增长态势。去往北京、成都、广州、深圳等直通方向的客流达4081万人次;区域内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间客流增长更为显著,总量超过1.43亿人次。这一数据反映出长三角城市群内部联系的日益紧密。
今年暑运客流呈现出持续时间长、高峰平稳的特点。进入8月以来,每日客发量均保持在270万人次以上的高位运行。旅游探亲和学生流仍是暑运主力,而观演观赛等新型出行需求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不断完善,运营里程已突破6700公里,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的"1-3小时"交通圈。密集的高铁班次和不断提升的准点率,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铁路部门通过加开临客、重联动车组等方式增加运能,最大程度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
暑期旅游市场全面复苏,长三角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杭州亚运遗产效应持续释放,南京夫子庙、苏州园林、黄山风景区等传统景点热度不减,盐城黄海湿地、连云港海滨等新兴旅游目的地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面对持续高位的客流压力,铁路部门推出一系列服务升级措施。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等主要客运站实现无感安检进站,平均每位旅客通行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12306系统优化候补购票功能,提高购票成功率。
重点车站设置"急客通道"和"银发服务岗",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列车上推行"一碗好饭"工程,提供30余种地方特色餐食,让旅客在旅途中也能享受地道美食。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获多方好评。
2025年暑运的亮眼数据,不仅展示了长三角铁路运输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活力。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铁路作为重要交通纽带,将继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智能化、绿色化的铁路服务将为旅客带来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