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未提就报废?理想L6运输遭冰雹,谁该担责?

新车到手,本该是人生一大乐事,可周口这位周先生的经历,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将他的喜悦瞬间击碎。

这到底怎么回事?

难道,我们对“理想”的追求,注定要伴随这样的“颠簸”吗?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之灾”:期待化为泡影

9 月 25 日,周先生满怀期待地走进理想汽车周口川汇服务中心,目光最终锁定在那辆天青色的 L6 身上。

这款定位为“全家人的智能空间”的 SUV,那专属的天青色车漆,在展厅灯光下流转生辉,仿佛蕴含着江南烟雨的温润。

1.26 平米的一体式全景天幕,更是让人遐想连篇——坐在车里,头顶就是一片无垠的蓝天,多么惬意!

销售口中那 212 公里的纯电续航、5.4 秒的百公里加速,更是精准击中了他日常通勤和家庭出游的双重需求。

新车未提就报废?理想L6运输遭冰雹,谁该担责?-有驾

当天,2024 款 Pro 版车型便应允而归。

周先生爽快地支付了定金,约定 9 月 27 日完成尾款支付。

27 日上午,22.48 万的巨款通过银行转账,这笔近乎家庭半年收入的开销,在他心中,是为家人精心准备的“移动的幸福”。

然而,销售的一句话,却为这场喜悦蒙上了一层阴影:“周口没现车,得从沈阳调货。”

周先生明确表态,自己对板车运输渠道不熟悉,希望对方能推荐一家靠谱的物流公司。

销售顾问迅速联系了河南振海物流。

这家 2016 年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仅百万,参保人员寥寥,甚至有过司法案件记录。

但其“报价合理”且承诺“专线直达”,最终在销售的协调下,周先生与这家公司确认了运输细节。

双方约定,由物流派板车从沈阳交付中心提车,全程高速运往周口,预计 3 天内抵达。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期待也随之升温。

“天崩”时刻:沈阳停车场里的冰雹劫难

10 月 1 日清晨,板车驾驶员从沈阳交付中心提走了那辆“原装”出厂的 L6。

天青色的车漆,Nappa 真皮座椅上的保护膜,中控屏上的出厂标签,无不彰示着它的崭新。

运输前拍摄的照片,也显示车身完好无损,影像资料传给周先生时,他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

新车未提就报废?理想L6运输遭冰雹,谁该担责?-有驾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当天下午 3 点左右,急转直下。

板车行驶至沈阳于洪区一处停车场准备临时休整时,天空骤变,豆大的冰雹如同密集的“石雨”,裹挟着短时大风,狠狠砸向了毫无遮蔽的停车场。

据停车场管理员描述,那冰雹大得像鸡蛋,砸在车棚上发出“砰砰”的巨响。

短短十几分钟,整个场地被冰雹覆盖,宛如一片白色的颗粒海洋。

停在露天区域的板车,成了冰雹袭击的重灾区。

坚硬的冰粒以极高的速度撞击着车身。

驾驶员想将板车开往地下车库,却被拥堵的车流困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冰雹无情地蹂躏着车厢内的 L6。

冰雹停歇后,绕车检查的驾驶员心惊胆战:车身侧面和顶部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凹陷,全景天幕边缘甚至出现了细微裂痕。

这哪是新车,简直是刚经历了一场“天降浩劫”的“残兵败将”。

新车未提就报废?理想L6运输遭冰雹,谁该担责?-有驾

交付僵局:责任归属的漩涡

10 月 3 日下午,当板车抵达周口服务中心,周先生满怀期待地迎上去。

然而,掀开防雨布的一刹那,他的笑容凝固了。

原本光洁的天青色车漆,布满了令人心痛的凹陷,最大的直径近 3 厘米,边缘还带着车漆崩裂的痕迹。

打开车门,内饰虽未受损,但透过那布满坑洼的全景天幕,阳光透过裂痕投下的斑驳光影,更是刺痛了他的眼睛。

“这根本不是新车该有的样子,我方向盘都没碰过一下!”

周先生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他当即拒绝签字,要求更换全新车辆。

服务中心的回应却如一盆冷水:“车辆离开沈阳交付中心时手续齐全,从那一刻起就属于交付完成,后续运输中的损坏不该由我们承担。”

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周先生订车时已知晓车辆需从沈阳调运,且物流由其本人与河南振海物流确认,4S 店仅起推荐作用。

“我们有交付单和提车照片为证,离开沈阳时车辆是完好的。”

双方的争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陷入僵局。

周先生无奈之下,联系了当地媒体求助。

责任谁来担?

物流公司承诺赔付

10 月 4 日上午,记者跟随周先生来到服务中心。

面对镜头,销售顾问还原了当时的经过,强调是周先生自己选择的物流公司。

然而,周先生则表示,自己只是让对方推荐,全程都是 4S 店在对接物流,他并未见过物流合同。

记者随即电话联系了河南振海物流的负责人付振海。

在确认车辆受损情况后,付振海坦诚:“责任确实在我们这边,运输途中的意外风险该由物流承担,我们会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他透露,正在与保险公司沟通,初步方案为全额赔付维修费用,或协调 4S 店更换新车,相关费用由物流公司承担。

截至发稿,周先生尚未与物流及 4S 店达成最终协议。

理想汽车官方客服表示已关注到该事件,将督促当地服务中心协助用户与物流方协商。

河南振海物流也承诺,将在 3 个工作日内给出具体处理方案,确保用户权益不受损失。

购车“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我们该如何自保?

周先生的遭遇,无不令人唏嘘。

这不仅仅是一场冰雹带来的物理损失,更是对消费者在购车、提车环节中,如何保障自身权益的一次深刻拷问。

从销售的“推荐”到物流的“协调”,再到最终的“责任推诿”,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潜在的“雷区”。

笔者的经验是:在购买需要异地调运的车辆时,务必!

务必!

务必!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亲自了解物流公司的资质,并仔细审阅运输合同,明确责任划分。

不要仅仅依赖销售的“推荐”,毕竟,当事故发生时,合同才是最有力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额消费,如购车款,我们是否应该要求更完善的运输保障条款?

这值得我们深思。

实践反复证明:消费者在面对此类纠纷时,积极利用媒体曝光,联合相关部门介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周先生的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在维权路上,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消费者追求的是一个安全、可靠、满意的购车体验。

而当“冰雹”这样的意外发生时,我们期待的,是企业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将问题层层推诿。

如果说,购车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那么,保障消费者权益,就是这扇门背后最坚实的基石。

我们希望,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在“理想”的驱动下,享受到真实而美好的用车体验,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现实”所伤。

或许,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期待”,也曾有过面对“意外”时的无助。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记录一个事件,更是希望引起大家的警醒。

在汽车消费的旅途中,多一份谨慎,多一份了解,才能让我们的“理想”,真正成为触手可及的幸福。

这场与冰雹的“邂逅”,让周先生的“理想”蒙尘,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愿每一位购车者,都能拥有一段顺遂愉快的提车经历,让爱车,真正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起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