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拉响!288万辆特斯拉遭调查,FSD闯红灯、逆行致23人受伤,“疯狂模式”引众怒
智能驾驶被捧为汽车产业的“未来之光”,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却在10月9日迎来监管重拳——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式启动缺陷调查,波及约288万辆特斯拉汽车,这几乎涵盖了其在美国市场的主力在售车型。
这场调查的导火索,是FSD系统频发的“致命失误”: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严重违规行为屡见不鲜,已造成14起碰撞事故和23人受伤的惨痛后果。
此次调查绝非监管部门的“突然发难”,而是FSD安全隐患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NHTSA披露的58起问题报告中,6起事故直指同一致命漏洞——开启FSD的车辆在红灯路口毫无减速迹象,径直闯入交叉路口与其他车辆猛烈相撞。
更令人揪心的是“反向操作”风险:休斯顿一名车主投诉,车辆在转弯时竟无视交通标识,径直驶入对向车道逆向行驶,险些与正常通行的货车相撞;另有案例显示,部分车辆在铁路道口附近未执行停车避险指令,万幸被驾驶员及时接管才避免惨剧。
雪上加霜的是,特斯拉近期推送的v14.1.2软件更新,非但未修复既有漏洞,反而新增了更激进的“疯狂麦克斯模式”。该模式取代原有的“匆忙模式”,宣称能让车辆“像跑车般在车流中敏捷穿梭”,特别适合“赶时间”的场景。
但社交媒体用户实测发现,启用该模式后,车辆超速现象频发,在限速60公里的路段竟自动加速至85公里,且对前车距离的判断出现明显偏差,刹车反应延迟近1秒。这种“以安全换速度”的设定,无疑给本就脆弱的系统安全再添重负。
面对质疑,特斯拉的回应始终充满矛盾。公司一方面在宣传中暗示FSD“可自动行驶至目的地,干预频率极低”,另一方面又在官方声明中强调“该技术未达到完全自动驾驶水平,需驾驶员持续监控”。更耐人寻味的是,当被问及违规责任划分时,特斯拉客服明确表示“主要由车主承担”,这与其营销中塑造的“智能可靠”形象形成尖锐反差。
事实上,这已是NHTSA一年内第二次对特斯拉FSD挥出重拳。2024年10月,该机构曾因4起低能见度环境下的碰撞事故,对240万辆搭载FSD的车辆展开调查,最终迫使特斯拉启动大规模召回。而此次调查范围更广、问题更严重,若查实系统存在设计缺陷,特斯拉或将面临史上最大规模的FSD功能召回,涉及车辆数量较去年增长近20%。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这场远在美国的调查同样敲响警钟。尽管国内版本未上线“疯狂麦克斯模式”,但今年2月FSD入华首日便曝出“一分钟连闯两红灯”“误闯潮汐车道”等丑闻,车主嘲讽其“不是自动驾驶,是自动扣分” 。特斯拉工程师事后承认,训练数据中缺乏中国特色信号灯场景,导致系统对黄闪警示灯、倒计时数字灯等“集体死机” 。
智能驾驶的核心价值本应是提升安全,而非制造风险。特斯拉FSD的现状恰恰暴露了行业隐忧:当技术迭代速度远超安全验证周期,当营销话术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边界,最终买单的可能是普通驾驶者的生命安全。目前,NHTSA已要求特斯拉在30日内提交技术说明,288万辆车的安全命运悬而未决。而对所有特斯拉车主来说,最稳妥的选择或许仍是:双手紧握方向盘,别把生命交给尚不完善的算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