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十万块的混动车,一年充电8次跑3万公里,油费比卡罗拉少一半,老板们为什么都在偷偷换车?
老张给我算账的时候,我手里还端着他泡的茶。
“你看啊,我以前那台卡罗拉,市区开百公里得七个油吧?一年跑三万多公里,油费就得一万六七。现在这车呢,市区基本不烧油,出远门高速上三个多油,一年下来油费七千不到。你说这一年省多少?”
我掰着指头算了算,差不多九千块。
“还不止呢,”老张把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购置税免了,省八千。保养一次两百,比原来省一半。绿牌办下来,停车有时候还能打折……”
说实话,我当时有点不信。老张家住那种八十年代的老楼,院子里连个停车棚都没有,哪来的充电桩?他笑了笑:“谁说一定要装桩?我一年也就充八次电,每次找个商场慢充桩,吃顿饭的功夫就满了。”
这话听着挺玄乎,但仔细想想又挺实在。他每天在县城里转悠,进货、跑工地、见客户,来回也就三十来公里。晚上有空就充一次,够用两三天。真要出远门,油箱加满,想跑多远跑多远,根本不用操心电量。
我试着开了一圈。说句老实话,这车开起来没啥特别的感觉,就是很顺。红绿灯起步,脚轻轻一点就窜出去了,也不抖。高速上跑到一百二,发动机声音也不大,后排坐着能正常说话。空间倒是够大,老张扔了俩编织袋在后备厢,还能塞不少东西。
县城里换这车的人,真不少。镇上开饭店的李哥去年买了台,上次碰见他,说这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想太多”。能充电就充,不能充就加油,反正怎么开都比纯油车省。而且现在油价涨得厉害,能少烧点算点。
价格也是个原因吧。十万出头落地,跟朗逸、卡罗拉这些车比,贵不了几千块。但用起来,每个月能省好几百。老张说他算过,开三年下来,光油费就能省出两万多,相当于白送了辆电动车。
电池安全这事儿,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点担心。不过比亚迪这牌子在县城口碑还行,跑网约车的基本都用他家的车。老张说他们建材生意圈子里,好几个人都换了这车,开了一两年了,也没听说过谁的车出问题。
保值率倒是个意外收获。老张打听过,他这车开三年,能卖个七万左右,比他那台开了五年的卡罗拉还保值。县城二手车市场上,这车挺抢手,主要是能上绿牌,还省油。
有次我问老张,为啥不直接买台纯电的?他想了想说:“纯电的话,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万一哪天要去外地办事,还得专门规划路线找充电桩。这车就不用,想走就走,跟原来开油车没啥区别,就是费用低了。”
这话听着糙,但琢磨琢磨挺有道理。县城不像大城市,充电桩没那么多,出个远门就得盘算着电够不够。但要是能加油能充电,就灵活多了。
老张上次去市里进货,来回两百多公里,全程油耗三升出头。他发了条朋友圈,配了张油耗截图。底下一堆人问他啥车,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了车型和价格。第二个月,他俩朋友也买了。
我问他后悔不后悔,他摇摇头:“这车就是个工具,能帮我省钱,还不耽误事,够了。”停了停,他又补了句:“你看现在县城里这车多起来了吧?大家心里都有数。”
确实。上次回去,路上看见好几台秦PLUS,有的还是绿牌。或许过不了多久,县城里这种车会越来越多。不为别的,就为省钱、实用、不折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