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8千5,原本以为20万已顶天,甚至开始做7座MPV的美梦,没想到价格一出,现实凉了心头,梦想也散了

28万8千5的价格一出,我差点没把手机扔了。这车本来瞄着20万左右,家里还琢磨着七座MPV的实用,一家六口出去旅游连车带油钱都合适。结果价格让我明白,现实比梦想更会捉弄人。

昨天跟胡师傅喝茶,他修车修了二十多年,说:现在车价贵是贵,但你得看人家技术含量和供应链紧张程度,成本真涨了不少。我心想,真是这样吗?翻遍笔记,回忆起去年那波芯片短缺,厂家连个起步件都抢破头。供应链好比家里做饭,材料不够,新菜根本做不出来。研发就是厨师,刚弄好一个新品,新鲜食材被货代抢光,饭就凉了。

28万8千5,原本以为20万已顶天,甚至开始做7座MPV的美梦,没想到价格一出,现实凉了心头,梦想也散了-有驾

说实话,之前我太乐观了。曾经想20万内的7座MPV会越来越普及,毕竟家用需求大,空间决定江湖地位。可这价格一下跳起来,短期内根本撑不起那批量,估计经销商也犯难,不敢大胆推广。刚才翻了下相册,去年下半年某款热门新能源7座MPV试驾现场,现场人头攒动,看着年轻爸爸妈妈激动得不行。现在喊起来,有点像娃儿被家长拉回来,哭闹得不行。

我自嘲一句,老了老了,再也没心思陪着年轻人赚这波感情的钱。30万的车里,普遍空间配置和续航水平差不多,谁能给你更完善的闭环服务,谁就能卡住你钱包。对比同价位的BBA,国产七座MPV的柔软度其实并不逊色,甚至有点优势,但价格硬是咬下来,消费者心里那杆秤就不太好摆。

你说,是谁往这价格上添油加醋?供应链环节确实复杂——电子元件、软件授权、零配件涨价叠加,配置层层加码。拿研发来说,就是做衣服,有耐用好看也得环境配合;材料贵还要手艺好,做起来反而太费劲。之前我忽略了这个难度,想当然以为做个便宜货就能换市场份额,结果犯了初级错误。

28万8千5,原本以为20万已顶天,甚至开始做7座MPV的美梦,没想到价格一出,现实凉了心头,梦想也散了-有驾

这让我想起前天一个小老板说的话,汽车厂商更像是在玩博弈游戏,不是单纯的生产,而是跟供应链、渠道、用户心理不断拉锯。这话有点触动我。厂家手里攥着筹码,渠道想利润,用户想便宜好用,三方博弈决定了现实就是这么难缠。

反正我回头算了笔算,28万8千5的七座MPV,按百公里综合油耗或电耗,也许几年下来要花个8万块油电费,保养还得按高标算。这年头,买辆车大半是买个安心,用得舒心,价格是门槛,服务是添头。一般人到底有没有那个自由度去选择这价位的座驾,还是个问号。

顺便问一句,你们身边有几个买了这个价格区间七座MPV的朋友?他们开得舒服吗?有没有因为价格拉扯翻脸的?我身边倒是见过两家,买了7座新能源,方便是方便,但月底还得算账,挺纠结。

(这里先不展开说续航焦虑和充电难题,就先按下不表)

28万8千5,原本以为20万已顶天,甚至开始做7座MPV的美梦,没想到价格一出,现实凉了心头,梦想也散了-有驾

价格这样拦着,反而好,让我想更深层点,是不是从后端供应链到研发再到消费者心理,咱们这车到底缺了什么?是不是过度迎合资本市场口味,忽略了真实用户的生活节奏?这是个挺扎心的问题。

聊着聊着又想到,像卖车的销售小王跟我抱怨,说厂家限量集中上新,不是为了技术突破,而是为了炒作品牌,3500台才批发一批,市场分盘吃香喝辣的都是头部经销商,他自己连试驾车都难搞到。这样一来,普通消费者咋体验新产品?这是不是变相加码了购买难度?

说白了,车企这供应链博弈,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你想容纳所有用户心声,那研发得投入更多,成本必然上涨。你想降价,那迁就不了复杂环境。最后价格定下来,是多方平衡的结果,消费者被夹在里面,烦透了。

28万8千5,原本以为20万已顶天,甚至开始做7座MPV的美梦,没想到价格一出,现实凉了心头,梦想也散了-有驾

还记得刚开始玩车的时候,20万顶天了,买个5座小两厢都能飘,大家嘴巴里都夸国产好,心里却知道那只是开始的甜头。现在价格飙到近三十万,心里那点纯真和期待,真的,有点碎了。

朋友偶尔发个朋友圈说,新车可真不便宜了,我总是回复:对啊,咱们不是买车,是买个身份和方案。这话没毛病吧?但是到底谁能告诉我,车价还能降多少?或是换句话,咱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买到一辆既实用又不过分溢价的7座MPV?谁有答案告诉我?

最后给你们留个谜题:现在市面上那些价格差不多的车型,电池包的成本究竟占了百分之几?我个人猜,至少30%吧?这数字我没细想过,也不知道哪儿来的灵感,单纯觉得换动力电池那块,厂商确实花的钱不少。你们怎么看?

28万8千5,原本以为20万已顶天,甚至开始做7座MPV的美梦,没想到价格一出,现实凉了心头,梦想也散了-有驾

真是越写越觉得心累,车价的事儿,怎么看都像场永远解不开的迷局。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