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翻车现场”:辉煌没了,老百姓的钱兜底
早上五点半,菜市场门口蒸包子的大姐刚开锅,楼上搬家的小伙子还在楼道里哐当哐当,东风集团的半年报就像一锤子砸数据一摆上桌,酸爽劲儿跟一锅没发酵的面,谁买谁闹心
你要说东风以前啥样,那是整个行业的天花板,十年前谁家亲戚要买车,第一句话就是“东风靠谱,一年卖一百万辆,开不坏”,那时候路上跑的、地库停的、4S店里排队提的,全是东风,姑娘相亲带着东风小车钥匙,能多加五分,家长乐呵呵,觉得这车保值又省心
往年中期报一出,都是高管们西装笔挺,财务部端着厚厚报表,电视台记者堵门,现场乌泱乌泱一群人,媒体老师边记边笑,大家都觉得“东风稳得很”,就算隔壁新势力搞创意,这老牌子也能扛
现在呢,销售数字摆在那,半年卖了八十二万辆,比去年少了十四万多,跌幅整整14.7%,就这还敢说是行业老大,谁信,销售部门微信群里炸了锅,市场部小王吐槽说,“现在卖车,客户老问优惠,问了半天人家转头选别家,东风优惠跟没优惠一样”
老厂员工心里苦,嘴上还得硬撑,老张在车间干了二十年,说以前一条流水线一天能下线两百辆,现在一上午就能数清,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利润没了,活干得累,奖金还扣,厂门口的早点摊都说,“以前东风一发工资,全街都是买菜的,现在都学会精打细算了”
网友更逗,直接拿东风和理想、小鹏、比亚迪作对比,“东风这是咋了,卖一辆赔三辆”,还有人调侃,说现在买东风是“情怀税”,不是图实惠,是不忍心看老厂倒下去,B站弹幕刷屏,“东风这回真赶上风口浪尖了”
行业里都知道,早些年买车,价钱死板,配置分明,买啥给啥,今天一进4S,套餐一堆,金融服务费、精品礼包、交强险全捆绑,销售员嘴皮子磨破,客户还是嫌贵,东风也学着割韭菜,老客户说,“以前买车讲老实,这几年花样多,套路多,谁也看不懂”
你再看今年毛利润,数字上去没错,七十五亿多,毛利率13.9%,比去年涨了两点多,可这钱咋来的,靠降本、靠砍服务、靠员工加班,售后服务电话天天爆,客户投诉越来越多,市场部内部都说,“现在老板就盯着利润,服务做烂了才发现,客户都跑了”
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卷,新能源、智能化、价格战,谁家不花血本请网红、做直播,东风还在走老路,产品更新慢半拍,互联网车企一年三款新车,东风还在研究“经典升级”,都2025年了,还在卖十年前的老模具,厂区小年轻调侃,“感觉我们是卖二手车的”
街边修车摊的李师傅最有发言权,以前东风配件到处有,现在客户问他修车,他说“这零件得订,等两天”,客户一脸懵,“东风也要等配件了”,李师傅叹气,“现在大家都买新势力,老牌子慢慢淡”
数据扎眼,资产负债率51.6%,账面上看还稳,其实去年同期才四十出头,这债涨得快,财务室里小姑娘都说,“每个月还利息压力大,奖金都发不全”,工人还得干活,管理层天天开会,谁都不敢懈怠
行业内部流行一句话,“以前拼技术,现在拼补贴”,政策一出又一出,去年说价格管控,今年又拿出《价格法修正草案》,上头天天喊“规范市场秩序”,下头厂商一个比一个会玩,左手降价右手加服务费,真正受伤的还是买车的老百姓
有人说买车能躲坑吗,当然能,街坊王姐有经验,买车别听销售忽悠,配置、价格、赠品全写合同里,金融服务费不合理的坚决不交,遇到强制搭售,直接拍照留证投诉,能砍一分是一分,别怕丢面子
东风这半年,辉煌不见了,套路多了,普通人买车得长心眼,厂商再怎么折腾,老百姓的钱袋子最实在,别被花样广告冲昏头脑,实打实看清合同、问明价格、选对服务,掉坑里了也别怕,能补救就补救,关键还是得靠自己多留个心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