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有很大差距,开10万公里后,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老张最近正琢磨着换车,他问我:“兄弟,你说这满大街跑的新能源车,到底是真香还是智商税啊?”这话问得实在,相信也是很多准车主心里的疑问。想当年,买车那可是件大事,选个皮实耐用的燃油车,恨不得开到地老天荒。可如今这时代变了,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多,4S店销售一开口就是“电车省钱”,搞得人心痒痒。但真要掏钱买,心里又犯嘀咕:这电车,除了加油变充电,真有那么神?开个十万公里,到底谁更划算? 别急,今天咱就化身老司机,不吹不黑,把这本经济账掰开了、揉碎了,好好算一算。这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金白银的日常开销,毕竟买车容易养车难,省下的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钱。
先来说说咱们的老伙计——燃油车。就拿家家户户都熟悉的大众朗逸1.6L自吸版当例子吧。这车皮实,保有量大,维修保养方便,是很多家庭的首选。但它的开销,那可真是一点不含糊。三年开十万公里,这笔账得这么算: 首先是保养,第一年小保养一千五左右,问题不大。可到了第二年,六万公里大保,机油、机滤、空滤、火花塞、刹车油、变速箱油……项目一多,费用就上来了,两到两千五跑不掉。第三年,各种易损件该换了,费用得冲到四千块。这么一加,光保养就得七千五以上,这还没算上可能遇到的额外维修。油费呢?按现在7.5元一升的油价,朗逸百公里5.5升的油耗,十万公里就是41250元,妥妥的“油老虎”。再加上每年四千一的保险,三年就是一万二千四百二,这三项加起来,三年十万公里,总花费直奔六万一千块! 这数字,都快赶上半辆新车了,你说吓人不吓人?难怪有网友调侃:“以前是加油,现在是加钱。”这钱,花得肉疼啊。
再来看看新晋的“省钱小能手”——新能源车。咱就拿比亚迪秦PLUS纯电版来对比。它的优势在哪?核心就俩字:用电! 电费有多便宜?家里装个充电桩,晚上谷电才五毛五一度。秦PLUS充一次电大概花23.75元,一年跑三万三,电费也就一千九出头,三年下来五千七百多。这跟燃油车的四万多油费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保养呢?电车结构简单,没发动机、没变速箱,保养项目少得可怜:换个空调滤芯、添点玻璃水、检查下三电系统,三年下来三千五左右搞定,比燃油车省了一大截。保险这块,目前电车保费确实比同级别油车贵那么一丢丢,毕竟电池是“大件”,但也没贵到离谱,三年一万一千二左右。这么一算,三年十万公里,总花费才两万出头! 比燃油车省了将近四万块!这省下的钱,够一家人出国旅游一趟了,你说香不香?难怪有人说:“电车不是省油钱,是省出一个新生活。”
但话又说回来,电车真的就完美无缺了吗? 当然不是,老司机得把话说全。首先,购车价,电车普遍比同级油车贵个两三万,高端车型差得更多。这笔“入场费”你得先垫上。其次,最让人揪心的——电池。厂家质保通常是“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或“八年十五万公里”,听起来很美。但一旦过了质保期,或者非首任车主想换电池,那价格可就“感人”了,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差不多是半辆车的钱! 这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虽然现在电池技术进步快,衰减也没那么可怕,但长远看,这依然是电车最大的“心病”。再者,长途出行,尤其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的“盛况”,谁经历过谁知道,那滋味,比当年找加油站还煎熬。所以,如果你是城市通勤为主,不跑长途,家里能装充电桩,那电车绝对是省钱利器。但如果你是“里程焦虑”重度患者,或者经常跨省奔波,那油车的“说走就走”依然是王道。
所以说,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差距,开个十万公里,这笔经济账算下来,结果一目了然。电车在使用成本上完胜,省钱是实实在在的。但购车成本和潜在的电池更换风险,又是它无法回避的短板。选择谁,本质上是在“前期投入”和“后期省钱”之间做权衡,是在“补能便利”和“使用成本”之间做取舍。 这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你的用车场景和生活习惯。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十万公里的经济账,你会为了省下的四万块,去承担电池的未知风险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