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

不装了,摊牌了,日系两大护法,本田和日产,又颤颤巍巍地交上了九月的作业。

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有驾

但这作业,怎么说呢,交了,但又没完全交。突出一个精神状态稳定,稳定地在ICU门口反复横跳。

先看日产,九月份卖了六万多台,同比还微涨了0.26%,是不是感觉还行?好像还能再抢救一下?坏了菜了,你再仔细一看,这六万多台的江山,有一半是轩逸一个人打下来的。轩逸,就是那个车圈的活化石,移动的性价比压缩毛巾,一个月卖了三万三。

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有驾
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一个修仙门派,号称高手如云,结果出门打架,发现能打的只有一个还在靠筑基期功法硬撑场面的百岁长老,剩下的什么逍客、天籁、奇骏,全都是在旁边摇旗呐喊气氛组的。这个长老就是轩逸,他一个人扛着整个门派的香火,老泪纵横地对身后的小辈们说:我还能打,但你们能不能争点气?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是真切感受过天籁和雅阁辉煌过的。那时候,它们就是体面人的任意门,是商务局和家庭乐之间的完美切换器。现在呢?现在你开个新天籁,人家可能以为是你爸的车。时代的大耳刮子抽过来的时候,从来不打招呼。

日产当然也知道自己不能光靠一个老神仙硬顶着。于是他们搞了新能源,那个叫N7的纯电车,从上市到现在累计卖了三万多台。这个成绩怎么说呢,放在一个新势力品牌的第一款车上,算不错了,开香槟了。但放在东风日产这个庞然大物身上,就显得特别行为艺术。感觉就像是三体人花了半个世纪,终于造出了一把精良的弹弓,然后看着地球人已经开始玩二向箔了,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更骚的是,他们还计划推出全新轩逸,2026年上市,动力总成纹丝不动。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都2026年了,大哥,别人都在研究怎么把飞船开到火星了,你还在琢磨怎么把马车轱辘做得更圆。这种对内燃机的执着,已经不是情怀了,这是一种近乎道诡异仙的偏执。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有驾

再看本田,比日产还惨。九月销量五万四,同比下滑13%,今年累计下滑超过20%。CR-V和雅阁这些曾经的神车,现在一个月也就一万出头的销量,已经没有了当年那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

至于本田的新能源,那简直就是个笑话。什么e:NS1, e:NP2,名字起得比修仙功法还复杂,销量数字一个比一个抽象,几百台,甚至一百多台。这卖的不是车,是寂寞。是本田工程师们在深夜对自己发出的灵魂拷问: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我们为什么要造这玩意儿?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轩逸比作张三丰有点侮辱张真人了,毕竟人家真的能打。

问题的核心到底在哪?是日系车的产品力不行了吗?其实也不是。你单拎出来一台雅阁,一台轩逸,你说它有多少硬伤,也说不出来。皮实耐用,省油省心,这些标签依然成立。但能过,就是能过,仅此而已。

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有驾

关键是,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讲究中庸之道的武林了。这是一个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掀桌子。当比亚迪秦带着798的价格冲出来的时候,它不是在跟你竞争,它是要直接把整个平价家轿的餐厅给你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只能来吃它的。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e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zul都mei放过。

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打法,是写在基因里的闪电战。日系车企那套慢悠悠的、研究消费者十年需求变迁的“匠人精神”,在这种降维打击面前,就像金钟罩铁布衫遇到了激光炮,直接给你汽化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他们还在纠结智能座舱的大屏是不是有点晃眼,还在讨论自动驾驶的L2和L2.999有啥区别。而现实是,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特斯拉,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最无解的算法闭环。日系车企根本没搞懂,技术不是参数,技术是人情世故。

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有驾

所以日系车要完蛋了吗?

诶,还真不一定。因为你永远无法低估“品牌玄学”的力量。总有一些人,他们买的不是车,买的是一种惯性,一种“昨日重现”的安全感。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性价比他觉得你俗。同样,会继续买轩逸和雅阁的人,可能就是喜欢那种熟悉的感觉。讲真,最近天气转凉,我那个老腰又开始疼了,可能跟当年开手动挡有关系。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这帮用户的核心需求,不是更快的加速,不是更大的屏幕,而是维护自己过去二十年建立起来的认知信仰。这种信仰,你用性价比是打不穿的。除非,你能把他们的记忆格式化。就问你怕不怕?

日系车的“匠人精神”,在中国市场成了一个笑话-有驾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