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夸下懂车帝,每个月的销量总是在各大汽车平台中最先统计出来的,这不,国庆小长假刚过完没几天,9月份各车的销量数据已经统计完全了。看完销量,我感触很深,总结出一个结论,就是买车还真的得理性。
一、先看前10名
1、可喜可贺,五菱宏光MINI EV再次荣登销量榜首,9月份一共卖出5.1万台。刚那天我和一朋友聊天,他就说宏光MINI EV真是神车,便宜又实用,有点像我小时候看电视的那种‘万能’手机。这让我觉得,便宜搞定日常,才是它的王道。
2、然后没有意外的Model Y获得亚军,9月份也卖出5.1万台,比MINI EV少了几百台。这两车虽然在不同细分市场,但销量旗鼓相当,也诠释了千元价格卡路里和高端中型SUV的差异。
3、前10名中,除了Model Y以外,其他车型全都是10万以内的车。你一个车的售价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受众群体——小家庭,年轻人,或者是刚入门的用户。
二、再看10至20名
依然不出意外的是小米的两款车型全都在列,然后除了Model 3和问界M8以外,其他车型基本上都是15万元以内的车型。这其实也符合我一直的感觉:车企一边拼智能化创新,一边还得靠价格战吸引人。毕竟,留住刚买车的用户,比搞个黑科技更容易。
三、从前20名销量看出的问题
1、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一个看到一个现象:每次有新车上市,网红博主们都开始炒作得天花乱坠,像这次升级多厉害智驾功能真牛,一副人生赢家必须买样子,弄得大家都想快点入手。但实际销量告诉我们:最多的还是10万以内的代步车。为什么?可能太简单了吧。就是说,买车还是要看脚踩实地。
2、至于为什么这样呢?我个人猜测——去年国产新能源一波接一波出新车,刚上市不久就已过时,资本这个快节奏的游戏,把汽车变成快消品。就像你买了新手机快两年,下一款就会出现。你把钱攒出来,还是追不上价格波动和推新速度。结果你买车变成走马观花,一年换几次,换得辛苦,效果不大。
(这段先按下不表)
四、买车到底该怎么想
1、看销量。你知道吗?那个网红推荐的车里面,很多其实只是炫技,销量却不一定代表实用。去年我还记得,有个朋友喜欢威马,激动地让我陪他去看车。结果去一看,售后问题、库存积压、倒闭传闻倒是不少。销量好,至少说明有用的人买了,有用户背书。别光听那些说天花乱坠的,实际用的人在那等你,价格和售后才最大的决定。
2、买车够用就好。有人觉得高端新能源牛逼,我说不用太在意。其实市场上的家用车,销量永远更大。像那辆宏光MINI,虽然说不上豪华,但实走实用,省油,便宜,适合大多数人。你要考虑的不是人民币价值,而是用得顺手、耐用。有朋友说我就希望两年后还能换下一款,这个心里话,我很认同——买车看的是未来的想象。
(这段先按下不表)
五、还有一些细节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细节挺有趣:某厂新款的价格变动比我预感的快。去年年底15万的SUV,今年炒到20万都有人抢。你说神奇不神奇?但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猜测,除了市场供需,可能是品牌溢价在膨胀。是否很多人买车其实更看重品牌附加值而不是实用功能?不过这个,我还没有仔细查资料,只是个感觉。
对了,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那些明星车型真能代表性价比吗?还是说,还是得自己亲自试驾、看实际用户反馈?这事让我觉得挺难,毕竟,咱们这些普通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试所有东西。
(这段先按下不表)
总结一下,看了这些10月销量,心里其实清楚:买车嘛,别被信息角度带偏。理性点,知道自己要啥、能接受啥才最重要。别跟着一时热闹跑,要问问自己:我真用得了黑科技吗?还是就图个实用?反正,下次碰到车展,可能会更迷茫,不过也不用太着急,毕竟买车随缘。
最后留个问:如果你现在要买车,你会更看重哪方面?价格,口碑,还是品牌?
还是说——你其实早就对某款车心动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