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

北京现代最近靠一张PPT就上了热搜,32个字直接把汽车行业那些见仁见智的毛病统统揭露,一时间成了热议的焦点。话糙理不糙,副总经理周斌的几句“痛批”,像刀一样扎进当下市场的敏感处。什么订单注水、饥饿营销,听着虽然扎心,但确实很现实。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说实话,这场发布会的热搜背后,北京现代其实是另有玄机,他们主打的并不是抢热点,而是要让人记住两件事:一是新车“羿欧”的出现,二是新能源战略“智启2030计划”的推出。这两个信号一摆出来,北京现代终于不再遮掩,宣布正式冲刺新能源领域。不过问题也显而易见,羿欧是他们的首款纯电车型,进入市场这时间节点,算不上早。

国内国外:冷热交织的“现代”故事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回头捋一下过去几年韩系车的表现,用“冰火两重天”形容比较恰当。你看全球市场那边,现代集团可谓高歌猛进,2024年全球销量高达723万辆,仅次于丰田和大众,净利润还创下了历史新高,雄踞全球汽车巨头榜前三。镜头转回国内,场景就不太妙了,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探到1%,这个数字是不是让人感到吃惊?打个比方吧,大家挤地铁的时候,大概站两步,周围就得是一些自主品牌或者德国车了,找到韩系的概率基本和中彩票差不多。

这种“国际、国内反差对比”,在新能源领域上也是一览无遗,现代汽车的电动化其实早在1991年就开始了,全球尤其是北美、欧洲市场表现还不错,就比如IONIQ 5,这款车在美国要卖到10万台的销量,从沉寂到热销,增长过程也是实打实的。可偏偏到了中国市场,韩系电动车就像被按了暂停键。这里头确实有点复杂,一方面是中国市场实在太卷了,技术的快速更新让韩系传统的研发路径慢了一大截;另一方面是自身战略总在犹豫,错过了好些机会,到目前为止,北京现代新能源的市场存在感也仍旧没能提上去。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看着这情况,现代虽然没说放弃,但他们确实是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了。

与众不同:传统合资车的破局尝试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说到北京现代在新能源转型里的玩法,不得不提它的风向标——羿欧,这款车显然是现代转型的试金石。和大部分合资品牌挨个借助中方平台开发电动车的套路不同,羿欧从头到脚都靠现代全球技术,它用的是E-GMP平台、电机找了纬湃,电控则来自摩比斯,这车就是一款全球车型。而这直接决定了它的不同路径——不是单拼国内市场,而是内外兼修。

发布会上周斌他们一口气推出“智启2030计划”、20款新车、5年卖50万台,其中20万台还要出口。乍一这是没啥大新闻,可深扒的话,你就明白,北京现代的打法其实变了。以前它的目标多聚焦国内市场,现在开始往全球范围布局。羿欧不仅是奔着抢占国内市场的新能源份额去的,更像是现代在全球发展中给中国市场量体裁衣,做了个“双向性能兼容”的开端。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凭借这种全球化的技术储备,他们也敢喊出未来要进军中大型产品领域的豪言。但这车能不能卖得好,还得归结到一个核心点上——国产能不能打动消费者。

羿欧:开十年也不心慌的车?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羿欧发布时,周斌说了一句有点另类的话,“开十年都踏实”。这可不是普通的广告词,反而戳到了现如今新能源车市场最让人焦虑的地方。大部分家庭购车预算集中在10-15万这个区间,尤其是买电动车,大家当然想的是性价比,结果眼睁睁看着买来的车因为某些质量问题往返维修厂,有时连修的钱都快赶上车价了。这样的情况放在自主品牌和合资车上都有发生,但能解决这痛点的车,那就是赢家。

针对这一困扰,北京现代也不傻,直接在设计测试上下了猛药,什么严苛环境测试呀,三电系统高负载运行呀,外加防护框架和铠甲车身这些,搞得一板一眼。当然了,说得好听是一回事,真到了实际市场啥影响,还得看消费者实际用车体验。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还有定价也比较实诚,11.98万起的价格,直接砍进自主同类新能源车范围,这步棋明显是打定了不冲击豪华市场的主意。至于这车的“智能化”配置如何,虽说比前面说的丰田铂智、日产N7这些同行有些距离,但实际功能也是够用的。最多就是后续大疆这些合作方再把智能化推高点。毕竟羿欧不是终局,只是个起步阶段的产品。

那些真问题和可能的机会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这一场布局看起来雄心壮志,实际背后也藏着不少坎坷。首先还是北京现代之前说得好听的计划太多,结果没几个能落地,这部分信心就得一步步重新建立起来。再有就是现阶段它的经销商网络还挺紧张,品牌口碑确实受过伤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动作去让市场看到诚意和可行性,就怕拖不起。

虽然这么说,但凡事总有反转的可能。就好比前阵子丰田铂智、日产N7的卖得还挺“乐呵”,这就是证明,新能源时代纵然自主品牌抢了先机,可只要合资品牌玩法对头,也没完全没机会。作为曾经的销量霸主,北京现代有它的底气,也有可能在新能源的赛道上找回昔日的荣光。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车型亮相:传统巨头如何用全球化技术破局“中国新能源”?-有驾

不过这次转型的结果嘛,是三年翻身,还是继续“失声”?这个就得靠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了。说起来,有点像一场科技与市场间的漫长角力对吧?至于最终会不会像这次的发布会,成功制造下一个热搜,我们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